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189章 还得自己来(5k)

第189章 还得自己来(5k)

间,自己必须发出哪怕是一点点微光。

他们三人连夜赶制了一期杂志,第二天骑着自行车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那些悼念的诗,在当时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暗涌。

孙赶超也曾默默的在那些角落,留下一个个花圈……

半年后,周秉昆平反,他因此成为光字片的名人,木材厂、酱油厂、杂志社所有认识他的人无不敬佩,这是他后来社交关系的重要基础。

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成为了创造光荣的人,而不是曾经总是被分享光荣的人。

那是周秉昆一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唯一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无怨无悔且骄傲自豪的时刻。

之前的,以及之后的他,又是人世间的一粒尘埃。

周秉昆虽然身处工人阶级,但身上有书生气,这样的气质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在那个年代。

白笑川——众生皆苦,悲喜自悟,悟了渡人,不悟自渡一个多才多艺,精通快板、评书、大鼓、相声等艺术的老编辑,曲艺圈里的前辈,人称“白教头”。

因为一些挫折导致其始终郁郁不得志。

如果说曲老太太和马守常是秉昆的贵人,六小君子是秉昆的挚友,白笑川就是他一生中亦师亦父亦友的关键人物。

在杂志社,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文艺知识和思想启蒙,在和顺庄,他掏心掏肺地指点社会经验和迷津。

在生活上,他义不容辞地爱护着秉昆,任何困难都挺身而出,不计回报,没有丝毫索取。

师徒二人间的思想交流,比父子之间多得多,师父给予他的人生帮助和指导,是生身父亲根本不曾给予他的。

周父去世时,秉昆扑到父亲身上痛哭。

白笑川去世前,嘱咐老伴“不能告诉秉昆,因为他刚刚失去儿子,不能让他痛上加痛”,秉昆在报纸上看到讣告,像失去了重力一样,瘫倒在地,无声地大哭。

之后,秉昆一直照顾年衰岁暮的师母。

白笑川,是秉昆此生唯一的遗憾,是他生命里唯一亏欠的人。

甚至可以说,没有白笑川,周秉昆就成为不了周秉昆。

剧版将这个重要人物删除得无影无踪。

或者说,将白笑川融入到了邵敬文一个人身上,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邵敬文要义无反顾的帮助周秉昆?

郑娟呢?身为一个女人,她很强大,不是能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对于郑娟这个角色,剧版的改动并不大。

美丽妩媚,坚强隐忍,无论生活多么不幸,她坦然面对,从无抱怨,这是她的处世哲学——知足者富。

这是大智慧,是伟大的母性智慧。

原版小说里,郑娟并非少言寡语,反而略显活波,大大咧咧,邻居形容:“有点二”。

这可能也是“难得糊涂”的智慧。

她就像是安静的海岸,任凭风吹雨打,惊涛骇浪,依然低低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

她永远是秉昆安全的港湾,秉昆偶而对时代对生活感到不安甚至恐惧,都在郑娟这儿得以抚慰,重新找到勇气和信心。

楠楠因见义勇为突然离世,郑娟去丑国接儿子的骨灰回家,在哈佛大学做了简短而平实的演讲,那段文字,着实令人动容。

而后她拒绝了十万美金的赔偿,对于那个年代一个入不敷出的家庭来说,这绝非常人所能做到。

这一块在电视剧里也没有体现。

周蓉——精灵般的才女聪慧、叛逆、勤奋、骄傲、独立、从容、坚强,一路开挂、一路狂奔地追逐梦想,所经之地,伤人无数。

小升初,为去离家近的学校故意考低分,被周志刚面壁罚跪…古灵精怪可见一斑。

考到京城大学文学系没几天,一篇论战檄文技惊四座…毕业后当教授,读博选了古华夏哲学这个超级冷门的专业…

后来追着冯玥去法国陪读多年,迅速精通法语当导游,同时深研法国经典文学…回国后将此生经历写书发表……

周蓉这种在人生关键时刻逆功利算计而出乎常理的选择,我行我素、随心所欲,来自于自身坚韧的强大底气,举重若轻,活出了自己的光芒与精彩。

当然,这是美化的说法,实际上的周蓉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她脑子里就没有其他人,只有自己。

这一点,电视剧里的改编并不算过分,至少从赵吉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是这样的。

不过上辈子到最后,周蓉也改变了不少,所以赵吉充分尊重了上辈子的事实,没有让周蓉刻薄到死。

原著中,周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