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266章 原创没落;《情圣》

第266章 原创没落;《情圣》

加入迪士尼主题公园,实现场景联动,通过礼品店、食宿、门票等消费赚取第三轮财富;

最后是IP授权环节,迪士尼每年都会召开授权大会,为未来一年的新IP寻求消费品合作商,并从合作商的销售额中抽取一部分授权费。

显然,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娱乐版图中,包括迪士尼在内,好莱坞公司越来越把IP当做其深耕的重点:

作为一种跨媒介内容,IP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能渗透至各个板块,经营好IP不光能票房大捷,还能在其他领域赚到盆满钵满;即便是原创电影,不少也是为原创IP及其产业链服务的。

制作IP电影不仅可以扩充产业链收入,IP系列电影另外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宣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一部原创作品需要花费大量的认知时间成本,而已有的IP及系列片则天然自带话题。

IP电影因其既有知名度,从项目开始之初就能有明确的目标受众。

而原创电影因其多样性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反复和不确定,很难从一开始就精准定位受众,往往要等到上映前的一段时间才能凭借网络声音摸清势态。

比如《狮子王》,因为是海内外主力观影人群的童年回忆,不需要怎么宣传就能获得大批受众。

除去产业链对IP的需求以及更低的宣传成本,IP也是好莱坞影企出海的最稳妥选择。

过去二十余年来,六大电影公司的海外票房占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背后除去全球电影市场的发展以及好莱坞的出海,IP电影同样功不可没。

跨地域、跨文化观众的增加意味着好莱坞电影文化和价值观雷区越来越多,为了最大化海外市场,电影能够呈现的内容自然也愈发单一,既然不能横向发展多样内容,那就纵向深耕IP。

2014年拿下北美票房冠军的《丑国狙击手》,在全球票房市场仅排第13位,海外票房占比只有36%;

在北美,像《摘金奇缘》这样的改编电影依然有机会进入当年的票房前20,而缺乏北美移民生活和文化背景的海外观众对这部影片自然不太感冒,海外票房只有26.8%。

而规避了文化差异的IP电影自然轻易地凭借其无处不在的景观营销和顶尖的制作水平笼络了海外观众的心,众多IP电影也得以在全球大卖。

除了电影公司对全球观众的单向营销之外,去中心的互联网也给予了IP另一强大属性——用户生产内容。

不管电影好不好看,只要是著名IP,就给大量互联网上的粉丝提供了素材,官方制作仅是IP宇宙的一部分,只要有了一定粉丝基础,关于此IP的内容便会在网上发酵,让这个IP数据库不断扩充,互联网赋予IP的影响力是指数级的。

从大众的角度看,在意义和宏大叙事消失的后现代社会,人们需要通过IP这样的文化符号建立一套共通的文化语言和文化想象,构建一个又一个亚文化社群。

赵吉的这番分析给陈芷曦和潘越名这两个业内人士极大震撼。

甚至于,他们竟然因为赵吉的话产生了强烈的悲观情绪。

连好莱坞都撑不住了,那国内能撑住吗?

陈芷曦就问:

“那你觉得原创未来还有市场吗?”

赵吉肯定的点头:

“当然有,盛极必衰,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尽管在过去的20年来系列电影大行其道,观众的审美疲劳依然是一颗定时炸弹悬在每一个IP头上...”

曾经一度辉煌的《变形金刚》系列便面临着这个问题。

首部《变形金刚》诞生于2007年,以7.1亿美元拿下当年全球票房第五,接下来的三部续作在全球票房排名稳步上升,到2014年《变4》取得了11亿美元票房。

而随后的《变5》全球票房仅有6亿美元,比十年前第一部还少了1亿美元。

《变形金刚5》在被寄予厚望的华夏市场同样遭遇了滑铁卢。

要知道,《变形金刚》系列在国内可谓是吸金王者,除了2009年的《变2》以略低于《2012》(4.6亿)的4.5亿票房屈居华夏当年票房第二以外,其余三部系列影片每一部都稳坐国内年度票房第一。

其中2014年的《变4》收获了19.8亿,比第二名的《心花路放》多出了8.1亿。

《变5》上映首日收获了超过50%的票房,随后因口碑走低票房走势也快速下滑,最后仅拿到15.5亿票房,远不及预期。

华夏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