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表面上是在为领导刘备排忧解难。万一离开徐州,荆州那边又没有着落,那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更深层次的含义,是糜竺在为家族后路考虑。糜氏兄弟作为徐州东海郡人,在当地深耕多年,家族枝繁叶茂,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走人就等于是背井离乡,如果没有足够坚实的利市吸引他们,确实没有挪窝的必要。
“子仲所忧不无道理,然则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恕在下冒犯,眼下刘豫州兵马尚算可取,然则蜗居于小沛一隅,实难一展拳脚。”
公孙默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厅堂挂着山舆地形图的柱子边上继续说:“再者,眼下小沛已是危若累卵,下邳吕布与贵军貌合神离,南面袁术更是刘豫州夙敌,北面曹操磨刀霍霍,更是悬刃在首,敢问小沛三方受敌,何以自存?”公孙默这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刘备最后确实也没在徐州站稳脚跟。
“然则,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小沛万余人马,如果入荆则大有可为,北面司州自洛阳被付之一炬后,已是群龙无首,东面豫州大部亦是无主之地,若贵军落户南阳,则北面东面均可无忧,所虑者不过蔡氏蒯氏一部。至于糜氏的东海境地,在下以为,未必就是割肉,强龙难压地头蛇,纵然日后曹操袁绍入主徐州,亦需仰仗地方乡绅图治,阁下手足糜芳可留在东海主持大局,子仲则可随刘豫州入荆,一旦荆州事成,我等再徐图豫州,届时荆豫徐三州成为连横之势,谁曰不然?”
公孙默这番有理有据的说辞,糜竺听罢并没言语,而是若有所思的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