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口人,看到公社党委的重视,自然积极性很高,都参与了植树。尽管此地从沒栽植过梨子树,适不适宜这种土壤?成活率高低,挂不挂果?并不重要。但人人都知道梨子的滋味,自然信心十足,完成了栽植。一年来,小小梨子树大部分都适应了这种土壤,杆粗叶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也损坏了部分,主要是运输途中折损,栽植不当折断小树头的,还有缺乏管理,被茨草网住覆盖腰折的,和被牛羊啃踩糟踏的,当年的成活率也就百分之六十多点。第二年、第三年,成活的梨树普遍长势喜人,可此时偷盗小梨树的现象频繁发生,而屡禁不止。因为梨树湾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路,也就是便道。不管晴天雨天,从早到晚,赶场过街过往行人络绎不绝。看到梨树湾这么多长势喜人的梨树而动了贼心。趁无人之机,回家途中总想带两根梨树,栽到自己的房前屋后。还自我安慰:顺手牵羊不为盗!这到满足了个别人的私欲,而坑苦损坏了陆家湾社员群众的利益,使他们劳民伤财。他们盗取的手段特别,而且前所未有。他们盗取擀面杖粗的梨树,轻而易举。不知谁的鬼点子?省时又省事,快捷又方便,还不留痕迹或痕迹很小。他们盗取小树是拔而不是用锄挖。锄挖要带工具,弄出大动静,容易惊动四方,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引火烧身,吃不了兜着走。拔却是随风使舵,看准了走拢打个远照,趁四下无人看见,突然握紧露出地面的小树蔸,双腿叉开脚蹬稳双手猛一用力,拔起栽下二三年的小树,甚至四五年的小梨树,轻而易举。而分化了的石谷子土,连根拔起一棵不大的小树,也特别容易。一人不行两人,已至三人一齐用劲。即是拔不出树蔸,也扯烂了树疙瘩,那么此树非死即亡。为盗者才不心痛可惜呢?撇下即再另挑小树下手。栽下两三年的梨树遭此厄运,剩下七零八落的梨树,加之当时的老队长陆德祥,人老气衰弱,又是老好人,即是有时逮住了盗树贼交给他处理。他也只是问明情由,栽花不栽茨般说几句批评了事。认为都是不远处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根本不算经济帐。为此社员群情激怒,闹到公社才委任了现在的队长陆德高。当时他才初中毕业刚走出校园,别看小小的个儿,却有股厥劲,心里装着社员群众利益,有拔掉穷根的雄心壮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上任首先统一社员群众的认识,几次招开现场会,大家畅所欲言讲发展果树的前景。其二是收拾残局,将盗树贼拔不走的小梨树,统一并拢梨树湾,形成一道风景线,便于管理。其三是派专人巡山,加強管理。别看言语不多,他这几条措施还真奏效,还真保住了梨树湾的三百八十多株梨树,不容易呀!才有了眼下梨树湾的大片风景,梨树根深叶茂。
方敏和丹丹俩正说着梨树,见李大婶背着背篼,右手握着镰刀,左手提着瓷瓦罐,顺着上坡的弯路,正朝晒坝走来,边走还边朝上边张望着。李大婶走拢丹丹身边,顺手将手中的瓷瓦罐递到她手中,喘了口粗气说道:“丹丹!喝口水解渴。“接着说道:“今早那鸡蛋,玲玲手重(放盐),估计你一定渴了!“早上送走丹丹,李大婶不敢耽搁,急忙背着背篼手拿镰刀上坡割草去了。她心中时刻想着:大头牲口的牛,不喂饱哪有力气拉犁。在牛耕锄挖的时代,吃饭要知牛辛苦!不得不说李大婶是一把割草的能手,一会她就在保管室侧面的山坡上,割满了一大背青草。背回家倒在牛圈旁,她要抓紧时间再割回一背草,等牛放工回来喂饱了,拉犁才有劲。转身时她勺起缸里的山泉水,“咕嘟咕嘟“喝了半瓢,心里一阵舒爽。这时她突然想起早上的蒸鸡蛋比较咸,早饭后她洗刷碗筷时,抠了一点沾碗边上的蛋味到嘴:咸!盐是多了点,怪玲玲手重。丹丹此时一定口渴,她喝水时倒想起人家来,她就这样一个人。刚才她背草回家时,看见丹丹正在保管室晒坝翻晒油菜籽。太阳这么大,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又吃得咸,岂有不渴之理?想着她竟将最近做的嫩高粱醪糟,瓦了一小瓢倒入瓷瓦罐,加入一瓢山泉水,赶紧提着来到了保管室。
“哼!“丹丹手捧着黑黑的瓷瓦罐,望着李大婶一阵脸红,有种求之不得般感觉,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李大婶看在眼里,急忙说道:“丹丹,喝吧!嫩高粱米醪糟兑凉水,沒有糖精味,自然香甜,喝了解渴!“见丹丹仍笑着不张嘴,李大婶竟把着她的手,将瓷瓦罐推到了她嘴边。丹丹不是不渴,早就渴得口发干了。早上就感觉蒸蛋虽香,是比较咸,但她并没开口,初来乍到,感恩李大婶母女俩的热情,咸淡不好开口。不想李大婶知疾苦,竟送来了水。她心中一阵感激:真乃雪中送碳!捧着李大婶递过“古董“一般黑黑的瓷瓦罐,她一直不好意思张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