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就是第一信任和第二放手。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古代军师是我国历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杰出的军事谋略与高超的指挥能力和军事智慧,是我们需要认真继承和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广大读者也能够从中了解和学习我国古代军师那种兢兢业业、追求理想、大智大勇的精神,以及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学习和工作的高贵品德。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策划了这套《中国古代军师演义》丛书,从中国古代众多军师人物中撷取十位。因为中国古代军师名录众多,撷取哪些人进入十大军师之中,曾有过不同看法。为了选题的严谨性,我们征求了著名历史文化学者、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1]先生的意见。
[1]余冠英(1906-1995),江苏扬州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5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后又担任文学研究所主任,国家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主编《中国文学史》《唐诗选》等。
根据余先生的建议,本套丛书精选了十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军师,用演义的文学样式,全面、生动、活泼、形象地书写他们辉煌的一生,书写他们的历史贡献以及丰功伟绩。作家们力求全书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性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能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高度。
《中国古代军师演义》系列丛书一经上市,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我们也深感欣慰。经历二十余年的沉淀,这套书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中国文化更有影响力的今天,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讲好中国故事,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特组织了优秀的编辑老师对《中国古代军师演义》系列丛书进行重新修订、审校、设计,并对封面人物画像、内文插画进行了艺术创作,希望这套全新的丛书能再次给读者朋友带来更好的体验。
军师演义,不仅可以让我们形象地了解、认识、学习中国古代的军事与军师的高超智慧、战略思维、人格品德,帮助我们做好今天的工作,而且可以让我们享受演义过程中的愉悦和快乐。
十卷军师演义的内容十分宽泛,历史材料的收集也繁简不一;书写工程宏大,还要做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塑造典型人物和描绘战事的时候,还要尽量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因此,书中可能会有些许疏漏与不足,敬请学者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指正。
马光复
(编审、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