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十六回

第十六回

南军正在饮酒赏月。”

燕王思考了一阵,对张玉道:“张将军,孤王命你带一万精兵,偃旗息鼓,人衔枚,马勒嚼,悄悄逼近雄县,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猛攻。”

张玉说声“遵命”,出大帐点了一万精兵,悄悄渡过白沟河,疾驰雄县。

到了雄县城下,张玉对将士布置了一下,规定了暗号,然后发暗号通知围城燕军悄悄入城。

这夜正是中秋,天高月明。杨松正带领众将士赏月,他们大口饮酒,大碗吃肉,大都喝得迷迷糊糊,醉倒酣眠。突然,城内金鼓齐鸣,喊声大震。杨松和南军将士从睡梦中惊醒,见燕兵已经满院皆是。不少南军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做了刀下之鬼。

杨松赶忙迎敌,可是已晚,九千兵将,已死的死、降的降。他带着几个亲兵,冲突了一阵,也被燕兵杀死了。

张玉见杨松已死,搜索了战场,即迎燕王进驻雄县。

燕王对众将道:“潘忠近在莫州,如果得知雄县危急,一定率师来援。朱能,孤王命你带精兵两千,去月漾桥畔池中埋伏。”

月漾桥在两个大荷池的中间。此时桥两旁池中水满,荷花正开,荷叶接天,绿成一片。人在荷中埋伏,人行桥上也难发现。

潘忠不知雄县已失,只听探子报告雄县被围,于是前来救援。他带领军队跨过月漾桥,直奔雄县。此时,张玉已在城外列阵迎战。潘忠急驰而来,走得人困马乏。张玉以逸待劳,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他一声令下,就冲向潘忠的军队。

潘忠见燕军冲来,下令迎敌。可是燕军势猛,他们招架不住。潘忠的军队又一向无纪律,几个士兵临阵脱逃,引起全军溃退。潘忠自己支持不住,也跟着退了下去。

潘忠后退,因为马快跑在前头。他带着败军,刚跑到月漾桥前,忽然朱能的副将谭渊由水中跳出,当桥而立,大喝道:“谭渊在此,还不受缚?!”

潘忠还没看清谭渊面目,已被谭渊手起刀落,砍倒在马下。

朱能领着兵士出水,擒住潘忠,捆在桥上。

此时潘军腹背受敌,只得纷纷投降。

燕王遂拔雄县之营赴莫州。燕王初战告捷,非常高兴,大赏三军,休息三日后,又议进兵。

张玉道:“何不直趋真定?南军各路失调,我军乘胜进攻,一鼓可下。”

燕王以为攻克真定,可以一举震动天下,让南将气馁,于是点头答应。燕王命张玉率两万大军为先锋,命朱能领一万大军断后,命邱福、华平各领一万精兵为左右翼。调拨已毕,发炮起兵。

三声大炮响过,燕兵人人振奋。旗手高张大旗,向真定进发。

张玉带领大军正往前走,忽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从右边跑过。张玉带几个亲兵骑马过去,并未费力就把这个人擒住,并立刻押到燕王面前受审。这人不敢隐瞒,说自己是耿炳文的部下,名叫张保,是来探雄县、莫州情况的。

燕王想起军师之言,以为硬攻不如智取,于是想出一条利用张保之计。他亲给张保解缚,对张保道:“张将军勿惊,本王南讨,不过是为了诛奸臣、清君侧,将军等朝廷良将,放下兵器,并非我敌,愿将军看清形势,襄助本王诛奸,以靖朝廷。”

张保道:“千岁为靖朝廷,小人愿降。”

燕王大喜,嘉慰张保几句,问他耿军情形。

张保道:“耿炳文统各路军共三十万人。此时已到达约十三万人,分驻在滹沱河南北岸。”

燕王道:“你既诚心归顺,我放你回耿炳文帐下去吧!”

张保道:“小人诚心降千岁,不愿回去,也不敢回去。”

燕王道:“你就说误入我军,被我擒住,趁看守松懈,偷了马匹跑回。所有雄县、莫州战况及我军动向,均如实对耿炳文讲!”

张保道:“小人去骗耿炳文则可。王爷千岁的军情,小人不敢告诉耿炳文。”

燕王道:“本王要你这样说,你就这样对他说。”

张保想了想道:“好,小人就照千岁的意思去说!”说罢转身离去。

张保去后,朱能道:“大王直趋真定,本该乘他不备,为何让张保回去实告?”

邱福也道:“自古‘兵不厌诈’,千岁怎能将我们的军情告诉敌人?”

燕王笑道:“众卿有所不知。以前未知耿军情况,所以欲袭他不备。今已知他半营河南、半营河北,怎能还执行以前的偷袭计划呢?这样我们偷袭河北的耿营,河南的耿兵必来援助,怎能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