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呢?军师说战阵、兵法、计策都是死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说甚是。”
众将点头。
张玉惑然问:“大王趋真定,扎营不攻,另设计谋就是了,为何让他知道我军行动呢?”
燕王道:“本王想,耿炳文平庸,知我行动计划,恐怕河北之兵不能敌我,必拔河南之营并归河北,这样我们才可一举尽歼。另外告诉他雄县、莫州败状,是想先声夺人,挫他锐气。”
众将这才明白燕王之计,无不拍手称妙。
燕军到真定城外,燕王令张玉带数骑化装成南军,捉来了两个耿军,讯问耿军情况。那两个耿军说:“耿炳文已将南岸之兵移到北岸了。”
燕王知耿炳文已中计,立刻令张玉、朱能、谭渊诸将,绕过城西南攻击耿军大营。
耿炳文率南军出战,与张玉部相遇。张玉率军奋击,战斗非常激烈,战场上烟尘笼罩,喊杀连天,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正在争持不下时,忽然轰隆一声炮响,震得山摇地动。炮声方落,一阵喊杀声中,燕王率数千名面貌凶恶的彪形大汉冲向耿军。
这支异军来得突然,又面貌凶恶,骁勇无比,犹如神兵天降,惊得耿军慌乱失措,阵式顿时散乱。这支异军在耿军中来往驰突,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片刻间杀得耿军死伤无数。耿军无心恋战,有的东逃西窜,有的弃甲投降,副元帅李坚、宁忠,都督顾成,都成了燕军俘虏。耿炳文支持不住,逃进真定城,闭门不出。
燕王带的这支异军都是化了装的。原来军师与他谈过,主将临敌,必须先慑敌胆,宋朝狄青面貌文秀,每次临战,必带面目狰狞的青铜面具。他今日想起军师之言,就挑选了一批身躯壮伟的大汉,令其化了装,自己率了,冲来杀敌。此举果然奏效,竟靠它打败了敌军。
燕王指挥将士围了真定,命张玉到城下叫骂挑战,耿炳文就是龟缩在城内,坚不出战。燕王令诸将率兵攻城,一连三日,还是没攻下来。
燕王无奈,派快马驿传送信向道衍问计。道衍也用驿传的办法送来回信。信中说:“立即撤军。”
燕王见了道衍的信,马上宣布撤军。
朱能道:“大王初战大捷,攻破真定后,可以克邯郸,下扬州,以破竹之势,直捣南京,这时撤军不是功亏一篑吗?”
燕王道:“军师信中说,真定三日未下,说明我军实力已尽,不能攻克真定。再在此待下去,空靡饷劳师,一旦城内援军抵达,反易败归,不如乘我锐气未尽,暂回北平养精蓄锐,另作别图。”
诸将这才无异议。于是燕王撤兵回了北平。
建文帝得到耿炳文战败的奏报,非常懊恼,便召来齐泰、黄子澄计议。
建文帝愁容满面道:“耿炳文为先帝老将,屡经战阵,尚且战败,燕逆这样厉害,怎么办?”
黄子澄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不要忧虑。臣思曹国公李景隆,材堪大用,不如封他为讨燕元戎,替换炳文。”
齐泰道:“景隆是文官,能文不能武,断不可用,用必误事。陛下应记历史上赵括、马谡之鉴。”
黄子澄道:“齐太尉怎能以偏概全。赵括、马谡是书生为帅之特例,文人为将帅者历来不乏其人。三国诸葛亮、北宋范仲淹,不亦是文人为帅吗?”
建文帝道:“眼下事迫,不容物色最当人选了。”于是拜李景隆为大将军,赐给通天犀带。
李景隆率师出京,建文帝亲到长亭饯行,并行推辇大礼。
李景隆至真定,耿炳文交割印信钱粮,卸任自归。李景隆退还德州,收集耿军将士并新调诸路人马,共五十万大军,然后进驻河间。
燕王闻知建文易帅,李景隆将五十万大军进驻河间,便喜对诸将道:“从前汉高祖用兵如神,尚不能调十万之兵,景隆竖子,有什么才能,竟给他五十万之众?允炆这样昏庸,岂不是自取败亡?!”
燕王的话刚说完,有校尉进来禀报道:“探马报说,明将吴高率军进攻卢龙。”
道衍道:“请大王麾军往援!卢龙失,不仅永平府一境不保,而且会切断我与榆关通路。”
邱福道:“我们驰援卢龙,倘李景隆乘虚袭北平,怎么办?”
道衍道:“景隆不足畏,我军出援卢龙,正欲诱他来攻。先破吴高,后破景隆,统在此举。”
燕王道:“军师之言,正合孤王意。还是留军师与三位世子守北平,孤王率军往援卢龙!”
卢龙本古孤竹国都,为历代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