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十六回

第十六回

驻地,城池险固。

吴高所率南军一攻未克,就在城外屯军。吴高本来胆小,探马又报燕王率十万大军压来,竟吓得弃了辎重,逃向榆关。

燕王见南军逃跑,挥军追击,一路斩杀,杀死南军数千,直追至榆关。

李景隆闻燕王出援卢龙,果然率大军奔袭北平。

大世子高炽惊慌,道衍道:“北平城巍峨坚固,易守难攻。南军远来,军需不继,只要我们坚守几日,其围自解。”

高炽道:“无奈城里兵少。”

道衍道:“燕王千岁向来有惠于北平之民。我们可以扬言:南军要屠城。城内之民,惧城破之日惨遭屠戮,必然与我们同舟共济,坚守城池。”

高炽这才释忧,照道衍之计,派兵士到城内各处去传布南军欲屠城的消息。

北平的百姓怕南军破城后屠城,连妇女、老人也帮助守城。他们砍伐树木,拆毁墙壁,用作滚木礌石。南军攻城时,精壮汉子推滚木礌石,妇孺老弱抛砖头瓦砾,全城固若金汤。李景隆久攻不下,只得在北平城外迁延时日。

道衍见李景隆不退,又让高炽夜遣勇士,坠城劫李景隆营。李景隆因无准备,被高炽派去的勇士攻得乱了营。

李景隆从梦中惊醒,不知燕军攻入人数多寡,吓得急忙逃跑。他直逃到十里以外,方敢停步。

南军将士见元帅这样懦弱,没人再去攻城。只有一个叫瞿能的都督,非常气愤,自率二子及精骑千余,猛攻张掖门。瞿家父子勇敢,士卒用命,眼看就要攻上城墙。可是,李景隆嫌他擅自行动,对他满怀猜忌,责他孤军冒进,勒令缓攻。

瞿能无奈,只得停止攻城。

道衍惧怕瞿能再次攻城,连夜让战士在张掖门城头泼水。时值冬天,第二天结水成冰,城墙光滑不能再登了。瞿能叹了口气,只得作罢。

李景隆攻城不下,班师无名,就在北平城外驻扎下来。

燕王在卢龙赶走了吴高,直追到山海关。山海关守将不敢接纳吴高,吴高只得从海上逃生。

山海关外,就是宁王之地。到了这里,燕王想起了军师收宁王、并宁地的话。他想:“成大事,不拘小节。凡事应有远见,不如先并了宁地,日后再封赏宁王。”于是对众将道:“我们移师关外,潜袭大宁!”

燕王的命令,大出诸将所料。讨奸檄文,写得明白,因为奸臣削藩,燕王才遵祖训伐奸臣,宁王也是朱家兄弟,为什么也要去偷袭他呢?

原来,大宁是宁王朱权的封地。宁地东控辽左,西接宣府,所属骑兵骁勇善战,宁王又善谋,所以宁地稳固。宁王既不反建文帝,也不反燕。燕王发兵靖难,建文帝恐宁王参与谋划,故下诏召他还京师。宁王拒不受命,建文帝就削了他的护卫。诸将以为宁王与燕王无隙,所以燕王决定潜袭大宁,都无不惊讶。

张玉道:“宁王与我们无隙,非我们之患。北平被围,请燕王权衡缓急,停止袭宁,回救北平。”

燕王道:“本王现在暂取宁地,借作根据地,也许用得着。将来我们再还,刘备不是还借过荆州吗?我和宁王是兄弟,先借宁地有何不可——回救北平之事,孤王已有算计。”

诸将这才无异议。张玉又道:“听说宁王善谋,恐怕难取。”

燕王道:“此时取宁,正是机会。宁王因抗命,被削了护卫。孤王乘宁王与朝廷有隙,贻书给他,并潜师随后……”

燕王简说了取宁办法,诸将仍不相信,只是惑然望着他。

燕王又道:“我们从刘家口径去大宁,数日可达。听说大宁城内,只有老弱据守,所有将士,均派往松亭关戍守。我们袭取大宁,抚慰将士家属,松亭关便可不战而取。北平有军师辅世子守卫,深沟高垒,李景隆纵有雄师百万,也难攻取,待我取了大宁,回救北平,尚不为迟。”

诸将深服燕王谋划。

燕王命向导带路,大军从近路翻山,直奔大宁。

燕军至大宁城下,燕王布置妥当后,自己单骑入城,来到宁王府。

燕王报了姓名后,被管家请进客厅,可是却不见宁王来迎。燕王问管家,管家说宁王访友未归。

燕王想:“以宁王的身位,以宁王的谨慎,怎会轻离藩府去访友呢?莫非有诈?”他坐下来耐心等待。

又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宁王,他就走出客厅,到院子里查看。管家要陪着他,他拒绝了。

燕王走到宁王的书房,见房门紧锁。踱到内宅院门,等了许久,见一个丫鬟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