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十八回

第十八回

,靠硬攻恐怕难以攻下。济南临水,是不是可谋用水攻。”

燕王点头称是,就带了道衍绕济南城,察看济南地形,计划用水攻城,归来后,就用三万大军运土石填济河,又拦河筑了一道大坝,在济河靠城一侧,将大堤决开一口,令其倒灌城内。

济河被拦腰截住,不得畅流,河水越憋越高。水如山洪暴发,奔腾咆哮,泻入济南城,半日之间,济南城内外,变成了水泽之国,水深达数尺,房屋、器物、粮草尽淹水中。

济南军民,人心慌乱,惴惴不宁。

铁铉非常忧愁,于是贴了安民告示,晓谕民众。告示写道:“城中军民,不要恐慌,本司自有良策。静待三日,便可破敌。”

城中军民对铁铉素甚信赖,见了告示,不知他有什么办法退敌,只得安心等待。

铁铉写了一封信,暗暗遣人送交燕王。

信中词卑,言孤城难守,愿意投降,欢迎燕王入城。

燕王看罢信,非常得意,立即对送信的使者道:“本王准降。待本王入城后,即可纳降。”使者走后,燕王低头沉思。此时,道衍去济宁一带察看地形尚未归来,燕王没办法跟他商量,只有自己苦苦思索。

铁铉见燕王准降,就命令部下,撤了守城器械,又召集城中父老数十人加以教练,出城前往燕营。

这些父老徒手步行,至燕军营外,要见燕王。

燕王闻有数十父老要见,有些诧异,遂出营巡视。这些父老见燕王出来,都跪伏道旁。

其中一人涕泣道:“朝有奸臣,使大王蒙受霜露,跋涉至此。大王系高皇帝子,民等乃高皇帝百姓,哪敢违大王命?但民等不知兵事,骤见大兵压境,一时未识大王为国为民之苦心,误疑大王有心屠戮,故冒犯抗拒。大王如真心爱民,请消城中洪水,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民等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军。”说罢叩头。

燕王见城上守军尽撤,诸父老又俯伏于地,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高兴,温言抚慰道:“本王已体察众父老之诚意,甚为欣慰。诸位请起,回城去吧!本王答应你们所请。”

众父老这才谢恩,互相搀扶着起来,又与燕王行礼,然后回了城中。

诸父老回营,直奔铁铉大帐,对铁铉讲了燕王接见他们的经过。

铁铉道:“我代表全城百姓谢谢诸父老。”

第二日,燕王下令拆了拦河大坝,又宣布撤军。自己只率精壮卫士数名,同跨良马,出了大营。

道衍从济宁回来知道了这件事,急忙出营追上燕王道:“大王,城中敌情不明,一旦生变其祸不小。请大王回营商量!”

燕王道:“只有铁铉来信投降,孤王尚且有疑,可是数十名城中父老之言情真意切,使孤王不再有疑。”

燕王去意坚决,道衍见阻不住他,无奈道:“大王冒险入不测之地,要小心珍重!”

燕王道:“师傅放心!铁铉是被我们淹得无奈而降,现在大兵临城,他断不敢使诈。况他城上防备已撤,定是向我们显示诚意。”

道衍道:“但愿如此。常言‘防人之心不可无’,望大王千万不能大意!”

燕王道:“我已答应他们准时赴约,若不赴约,城中人讥我畏惧,谓我寡信,叫我今后如何面对百姓?”他想说“君临天下”,终于没敢那样说,改说了这样一句并不能表他心意的话。

道衍道:“大王去吧,倘城中有诈,臣立即挥军进城迎救大王。”

燕王想了想道:“好,我去了。”说罢,带了数骑入城。

城门果然大开,门内,那数十名父老列队伏地恭迎,高呼道:“欢迎千岁,欢迎千岁!”

父老后面,也有无数南军,手无器械,举手向燕王欢呼道:“欢迎千岁入城,欢迎千岁入城!”

燕王见状,消除了疑心,得意扬扬,徐徐入城门。他走在最前面,马刚要入城,却听得后面有喊声:“千岁慢入城,千岁慢入城!”

燕王回头,见是一个军校跑来。燕王大声问军校道:“唤孤王什么事?”

那军校道:“军师让小的来唤回千岁,说城中太静,恐怕有变!”

燕王勒马,彷徨不定。

此时,门内的父老道:“济南民众欲见千岁,犹如阴天盼日,大王千岁勿疑,请进城受礼!”

燕王观察城内外,并无异象,于是道:“回去告诉军师,请他放心!”说罢,又拍马而进,入了城门。

燕王遥见父老军士后面,沿长街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