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射下,犹摇着皂旗,来往冲突,顿时身上也集矢如猬。他至死仍手执大旗,直立不倒,燕军见了不敢近前。
楚智手持双刀,左砍右杀,杀死燕军十几人,眼看就要突围而出,忽然一箭飞来,被射中右肩。箭上有毒,伤口立刻变黑,他痛不可支,倒在地上,被燕军杀了。
燕军大胜,追杀了一阵,天已黑了,怕中埋伏,只得撤军回营。
燕王回到营帐,众将俱来参见、道贺,但燕王不欢,对众将道:“今小创敌军,我军也有伤亡,盛庸的大军不灭,我军难捣南京,此次胜利,并没有削弱盛庸的军力。”
诸将都无计可施,燕王忧愁不解,大家不欢而散。
过了几日,道衍夜里去见燕王,燕王问:“师傅黑夜来见孤王,一定有要事吧?”
道衍道:“大王若想破盛庸军,明天有个机会。”
燕王道:“师傅,快讲!”
道衍道:“道衍今日观天,见东北昏黄,黄云翻卷,明天巳时必刮东北风,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燕王道:“请师傅明白讲,我们好周密准备。”
道衍道:“我军阵营在东,盛庸阵营在西,我们明日约战,列成东北阵式,空位西南留给盛庸军。我军每人备生石灰一包,交战时间选在大风起时。大风一起,我军先扬石灰,眯了敌人的眼睛,等敌军只顾揉眼,失去战斗力时,我们再驱军猛攻,定可一举攻垮盛庸军。”
燕王大喜,第二日与盛庸约战。将士临出战前,每人发石灰一包,揣在怀里备用。双方列成阵式,燕军占东北方位,留了西南方位给盛庸军。盛庸军不知所算,列阵西南与燕军对峙。
双方列成阵式,燕王先找盛庸对话,以拖延时间。约到巳时,见天上黄云翻动,门旗上旗角向西南飘摆,便道:“今日两军要战个强存弱死,真存假亡,开战吧!”
盛庸道:“哪个怕你,发号吧!”
燕王又故意延迟了一会儿,见东北风已大起,才令发炮。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燕军听到信号,立即冲向敌阵,与南军战在一起。这时空中“呜呜”声响,狂风大作,卷起的黄沙如万狼齐吼。燕军乘风撒了袋中的石灰,刹那间烟雾弥漫,天地无光,石灰蔽天。
南军面对风头,立刻被扑面的石灰眯得睁不开眼,强睁开眼睛,又被石灰眯了眼睛。
生石灰见水发热,立刻将眼睛烧得又酸又疼,泪往外涌。他们只顾揉眼,不顾战斗,有的人糊里糊涂做了刀下之鬼,有的揉着眼睛格斗了几下,因为眼睛失明,攻防不力,而被杀伤,不大一会儿,盛庸的军兵就被杀戮大半。
燕王见盛庸阵破,立即驱军攻打盛庸大营。燕军冲入敌营,南军争相逃跑,盛庸制止不住,一座大营,全丢给了燕军。
盛庸军直逃到滹沱河口,燕军仍在追赶。南军害怕,纷纷跳水,溺死者不计其数。只有盛庸的一队亲兵,始终不乱,保护着盛庸仓皇逃去。
盛庸逃走,不敢隐匿,只得将败状据实申报朝廷。
建文帝接了败报,惊惶失措,叹息着道:“朕悔不听翠红之言,早除燕逆,也悔下旨让诸将不杀燕王!”
原来,建文帝接到失败奏报之时,正因翠红自尽而伤感。翠红姓王,是宫妃,十八岁入宫,二十岁得幸,貌比西施,才比宋玉。她早知燕王有异志,劝建文帝及早剪除,以防后患。建文帝不信她言,斥她离间骨肉,降她为宫娥。后来,燕王北平起兵发难,黄子澄为她申冤,建文帝欲复她宫妃之位。可是,翠红不甘做宫妃,自缢而死。建文帝常忆翠红之才识,对她的死叹惜不已,他想:翠红为言燕逆而死,今后应谕诸将不要对燕逆姑息!
建文帝对着败报,毫无办法,只得召齐泰、黄子澄密议。
齐泰道:“自燕逆起兵,我各路军先后损失百余万。欲剪燕逆,兵源不足,请陛下降旨募兵,以备伐燕。”
建文帝道:“卿言甚善,朕即降诏。”
黄子澄道:“燕逆起兵,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却声言‘除奸’,臣等为绝他口实,请贬外地。”
建文帝道:“燕逆‘醉翁之意不在酒’,朕流贬二卿,燕逆照样不收兵,朕正依靠二卿,怎忍外放?”
黄子澄道:“陛下圣明。陛下若知臣等不奸,可明放暗留,以瞒燕逆,免他有出兵借口。陛下这样做了,就可派人与燕逆议和,看他的反应。他若罢兵,陛下再找机会除他。”
建文帝点头。第二日,建文帝便以离间皇亲罪,谪齐泰、黄子澄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