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一回

隔江而治。”

燕王道:“师傅思虑缜密,有师傅经营北平,孤王出军,无后顾之忧了。而且,师傅这么大年纪,孤王也不忍让你再随军忍受风霜之苦了。”

道衍道:“军情复杂,望大王多留心,臣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陈于大王,望大王参考。”接着,就详细讲了遇到什么敌人、什么情况、什么地形以及要怎样处理,等等。

燕王道:“孤王谨记,师傅放心。”

道衍道:“臣有一事相求,请大王允诺。”

燕王道:“师傅请讲。自师傅随孤王奔波至今,师傅之言,孤王无不从,何需用‘求’字?”

道衍道:“道衍这是恐怕大王为难,不肯答应。”

燕王道:“师傅尽管讲就是,无论什么事,孤王无不答应。”

道衍道:“我们所谓奸臣者,乃是明之忠臣,希大王明了旌忠斥奸之意。得国之日,对忠于建文之臣,勿多加屠戮。”

燕王没说话,许久才道:“师傅对忠臣的理解太宽了吧,我谓忠臣,忠我之臣也。如师傅、张玉等是,忠允炆之人,孤何能旌?若旌此类人,岂不是奖励反我?!”

道衍道:“大王,臣对忠臣之理解并不宽。其实忠奸的分界,不在以谁为界,也不在成败,而在其行是为民还是为己,是善还是恶,是非还是是。所以越以伍子胥为忠臣,元以文天祥为忠臣。如方孝孺等,虽保建文,实忠臣也,希大王护之。”

燕王想了想,点头道:“遵师傅之言就是了!”

于是,燕王誓师,率四十万大军择日出发。燕军一路驰突,势如破竹,所向无阻,连陷东平、济阳诸州县。

建文帝闻警,非常惊慌,命魏国公徐辉祖驰援山东。

辉祖星夜前行,听说都督何福大获全胜,平安也在北阪胜了燕军,心下大慰,便急驱军至齐眉山,与何福合阻燕军。

此时,燕军也至齐眉山,两军激战,自午至酉,不分胜负。

燕军骁将李斌正率众冲击南军,忽被流矢射中马首,马倒被杀。此时,徐辉祖驱一股亲兵冲上来,突入燕军阵中,无人敢挡。

原来,徐家本武术世家,其亲兵精武术。这股亲兵,刀剑翻飞,威力很猛,燕军气丧,随即退散。

徐辉祖驱兵追杀,燕军大败,退走数十里,方敢停住安营。这一仗,燕将死了李斌、王真、陈文三人,损兵数千。

燕军众将请燕王回师休整,伺机再动。燕王道:“兵事贵气,有进无退。稍稍失败,何至于退兵?!公等只看目前,何识大计!”说罢又道,“诸位欲渡河北归者,请站在左边;不愿北归者,站在右边!”

众将闻言,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移动位置,结果多数站到左边。

燕王怒道:“尔等既不愿南行,任从自便!”

朱能见了,调停道:“诸位没听说过汉高祖遗事吗?汉高祖十战九败,垓下一战,终有天下,今我军尚胜多败少,如何便生退心?”

诸将尴尬无言。燕王见将士情绪低沉,几夜衣不解甲、夜不安寝。

燕军厌战的消息传出后,南军诸将非常高兴。京中大臣听到这消息,都以为燕王难违众意,必然遁回北平。众臣还说京师不可无良将镇守,应召魏国公回京。

建文帝听众臣所议,召徐辉祖回南京。

辉祖一退,何福势孤。燕王得知辉祖回京的消息后,喜道:“允炆调回徐辉祖,分明是舍弃何福之军了!天予不取,是一种罪过,我们要乘机灭掉它!”

燕王想起道衍临别嘱咐,便派朱荣、刘江等将,率轻骑截了南军粮道,毁了何福水源。

何福军中无粮、无水,支持不住,只得移营灵璧。

燕王断定何福必然移营,便在中途设伏奇袭,杀何福军数千。燕王又探知灵璧缺粮,必有南军送粮,于是又设伏劫粮。

平安运粮赴灵璧何福营,率马步兵六万为卫,令粮车居中,陆续进发。将到灵璧,突然一声炮响,两侧均有燕军冲出,夹击南军。

平安慌忙下令抵敌,自己舞刀纵马,砍杀燕军。但燕军人多,前仆后继,战了半日,未能退敌。平安便命弓箭手放箭,一阵箭雨射倒燕军百余名,燕军始稍退。平安方欲驱粮车前进,忽见燕王督军亲至,来势很猛,一时不及拦阻,被燕军横冲入阵,把运粮军截为两股。

平安大急。正危难之时,幸亏何福闻知平安到来,前来接应,才使粮车未被劫去。

平安、何福合击燕军,酣战多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