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一回

燕王突然率兵退出。

平安、何福以为燕军退了,不用再防范,便慢慢押着粮车前往灵璧。行约数里,天色微昏,暮霭四合,野景苍茫。前面丛林参差,浓密错杂,辨不清枝干,只是黑压压的一片。见到这情形,平安一怔,对何福道:“这里隐伏危险,军队应小心行路,谨防敌人突袭!”

何福道:“平将军,你太多心了!燕军的伏军已经退了,怎会还有埋伏?”

平安道:“燕军有道衍出谋,行动诡诈,神出鬼没,此处情况险恶,还是小心些为好。”

何福道:“平将军说得对。常言‘小心不多余’,我们就去传令,小心行军。”

可是,还没容下令,突然一声炮响,震得南军将士心虚胆悸。

随着这声炮响,林间钲鼓齐鸣,喊杀连天,千军万马冲杀而出。

南军猝不及防,立刻被冲得七零八落。此时南军被炮声、呐喊声、钲鼓声,吓得东藏西躲。他们不知林中还有多少人马,谁也无心恋战,竟乱窜乱逃起来。

平安、何福都是勇将,他们遇险不惊,放马冲入燕军,舞动大刀,寻敌格杀。一时间燕军逢者即伤,挡者即亡,他们所到之处,燕军纷纷后退。

平安、何福正在扬威,突然驰来一名年轻燕将。这燕将骁勇无比,带着一队燕军,挡住平安、何福。这年轻燕将不是别人,正是燕王二世子高煦。高煦率兵截住平安、何福,其他燕军追杀溃散的南军去了。

平安、何福奋勇抵挡高煦。此时,燕王又率燕军杀来。平安、何福见难保粮车,自知恋战无益,便带着残军夺路逃了。

平安、何福逃到灵璧。他们的粮车尽失,还伤亡万余人、战马三千多匹。南军个个唏嘘,颓丧极了,只得在灵璧闭寨坚守。

当夜无事。第二日,南军众将商议行止。平安道:“灵璧营中,粮草已尽,大军不能复留,我们必须移军别处。”

何福道:“移军是势所必然,可是我们到哪里去呢?”

大家都不知该到哪里去好,只是哀叹。最后还是平安道:“既然大家都认为该移军,我倒有个去处,大家商量可不可去?”

一将领道:“平将军请讲!”

平安道:“汝南侯梅殷,现屯四十万大军于淮上。我们到淮河两岸筹粮,也可以和梅军有照应。”

何福道:“到淮河两岸筹粮,一可扼制燕军,二可与梅军呼应,这样甚好。只是燕军在窥伺我们。我们营盘分散,若不一齐移营,必被敌人发现;若被敌人发现,我们必被截杀。”

平安道:“这好办。只要我们定一暗号,统一行动,即使敌人发现我们移营,我们也已到了路上。敌人若追,在路上战斗,那就难知谁胜谁负了……”

大家都同意平安说的办法。于是,规定了暗号,准备行动。

不想,这暗号被燕军的暗探探去了。这次燕军南征,虽然军师道衍没随行,可是行军作战的一切事项,仍依他临别嘱咐行事。

这次在灵璧,城外双伏劫粮车,就是燕王根据道衍的临别嘱咐想出的妙计。道衍反复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次道衍又嘱咐道:“每次准备作战,都要充分了解敌情,最好是往敌营中派暗探……”

燕王信服道衍,把他的话牢记在心,临战就参照。此次就是通过暗探送来的情报,得知平安、何福两军移营暗号。

燕王军知道了南军的移营暗号,是放三声炮,然后一齐移营,于是就在移营途中设伏。

南军听到三声炮响,各营迅速收拾营帐,装载物资,向淮上开拔,却乖乖地全进入了燕军的埋伏圈。南军因为全无戒备,燕军出击时,虽勉强抵挡了一阵,也无济于事,最后大部被歼。

这次战役,南军损失惨重,兵卒约损失三分之二。副总兵陈晖、侍郎陈性善等三十余名将官或战死或被擒,连著名骁将平安也因马蹶,摔在地上,被燕军擒住。只有何福一人,率残兵逃去。

败报传入南京,建文帝闻之大惊,叹道:“我朝精锐,悉数伤亡,我们从此要一蹶不振了!”

黄子澄闻报,大哭道:“大势去了!我辈万死也不足赎误国罪名。”他和齐泰商量后向建文帝上书,请调辽东兵十万,至济南与铁铉会合,截击燕军归路。

建文帝闻奏,同意他们的奏折,飞调总兵杨文赶赴济南。杨文奉调,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济南。不意走到半路,被燕将宋贵截杀。辽兵溃散,杨文被擒。

燕军经过这几次大捷,军威大震,便长驱而下,攻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