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七回

张辅、姚继率南征大军奏凯,见了成祖献上战俘,奏报大捷。

成祖下令斩了陈季扩,嘉奖了姚继、王友。张辅正不知为何不嘉奖他,成祖却已下诏将张辅治罪,交刑部审问。

姚继不知何故,便问道:“陛下,元帅征南有功,为何治罪?”

成祖道:“张辅奉诏不归,并擅入老挝,几近不轨,故交刑部审问。”

姚继辩解道:“陛下授命大元帅征夷,已赐节钺,军前可以自专。夷酋大败,逃离出境,如不追伐歼灭,令其养息复元,仍成我明室后患,大元帅若奉诏而归,岂不功亏一篑?所以我们劝大元帅暂且留下,率军追敌入老挝。大元帅亲冒矢石,宵旰勤事,幸不辱圣命,将陈叛彻底剿灭,安定了南方。大元帅有功于国,不应反治其罪。”

原来,逮捕张辅是因为汉王朱高煦弹劾,说他拥兵专擅,目无君上。成祖道:“大臣不奉诏旨,置朕于何地?!”

姚继道:“大元帅未及时归来,但已有表章奏圣上申诉理由。他已把君命放在首位,可见尊君之意!”

成祖道:“他的表章在哪里?朕为何未见?”

姚继道:“确有表报送往臣父道衍大师那里,请他代为奏明圣上。臣父还给臣回了信。”

成祖道:“你是否骗朕?道衍少师已去北平为朕监修宫殿,难道你们不知?你父给你之信见到了吗?”

姚继道:“见到了,臣父根据臣报告之军情,指示臣破敌之计。”

成祖道:“那么少师为何未把张辅的奏章交给朕?他焉有隐瞒这奏章之理?!”

王友道:“给圣上的奏章,大元帅的确写了,也的确交使者送至京城,两者臣均亲见。不知少师因何未将大元帅表章奏呈圣上垂察?”

成祖道:“这就怪了!朕召少师回京对证这件事。”于是,立即派太监沈振为钦差,去北平调道衍。圣旨写明让道衍将宫室图样交建宫总监后,立即回京。

沈振到了北平,向道衍宣了圣旨,然后私下对道衍道:“少师得圣上宠爱,群僚甚是羡慕,但是,我为少师想,应留些心计。”

道衍一怔,问道:“道衍不敏,请公公明示。”

沈振道:“以少师机略,应该明白。太子仁厚,少师辅之可以守成。但若失去少师辅教,恐难自立。以我侧面观之,圣上并不喜欢太子。汉王高煦英伟有大志,圣上喜欢,若得少师辅教,必能成秦皇汉武,再创贞观、开元盛世。”

道衍道:“公公之意,是要道衍放弃东宫太子,辅助汉王吗?!”

沈振道:“我不敢,我只是想说,倘辅之失人,不但无功可言,反遭灭族之祸。如方孝孺辅教允炆一样。”

道衍欲套出汉王高煦之阴谋,便对沈振道:“道衍早就考虑利害,心慕汉王,只是……只是……恐怕汉王势力太孤,难以成事啊!”

沈振道:“汉王手下,固不如东宫人多,但得力之人也不少,如都御史陈瑛和都督岑同。同时,已募集了勇士三千人。”

沈振提到陈瑛,道衍急问:“听说陈瑛亡命北方,他现在汉王府吗?”

沈振道:“他为汉王效力甚多,汉王怎能让其遭难?早已把他保护起来了。”

道衍暗想:“这厮找我攀谈,必有阴谋,我且探探他们口风。”便对沈振道:“汉王这样爱惜在下,真是难得。汉王能有用道衍处,道衍愿替汉王效命。”

沈振道:“汉王倒没说用少师处。但是,汉王要我向少师致意,有一事想和少师商量。”

道衍道:“汉王千岁太客气。如有事,道衍应该尽力,怎么说‘商量’二字?汉王有什么吩咐,公公请讲!”

沈振道:“前时,张辅为征夷大元帅,去征讨交阯叛蛮陈季扩。因出师日久,皇上下旨召张辅回朝。可是张辅拒不奉诏,反而擅入老挝,以追贼为名,扬个人声威。张辅目无皇上,汉王很气愤,向皇上弹劾了张辅。张辅部僚受张辅恩惠,替其开脱,说是张辅有表托少师代奏皇上。所以,汉王特托我向少师致意,能否给张辅定罪,就在少师一言了……”

原来,道衍早就得知,因张辅支持过立朱高炽为太子,汉王怀恨在心欲害张辅。所以,他故意将张辅的表章压下未报。为了揭露汉王的阴谋,道衍痛快答道:“请沈公公转告汉王,道衍一定照汉王千岁的意思做。”

沈振道:“你我心照不宣。在下告辞了,望少师即速回京。”

道衍道:“沈公公先行,道衍交代了此间事务,即回京伺候汉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