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七回

沈振道:“好,在下与汉王在京候少师大驾。”说罢,即揖别而去。

道衍想了想,故意延迟不走。他临来北平时,成祖曾嘱咐他在北平附近选择陵地。他想:“我既不想早回京去,何不到北平附近去游览一番?”于是他从密云西行,经昌平,再向南到房山,选了两处风水宝地,然后回到南京。这时,汉王朱高煦正在紧锣密鼓地争夺太子位。

明成祖心不情愿地采纳了道衍等人的建议,立了长子高炽为太子,次子高煦被封为汉王,藩地在云南。可是高煦硬是留在京师,不肯到云南去。

成祖北征时,高煦曾随军立功,因此成祖很喜欢他。朱高煦得寸进尺,又向成祖请求要护卫兵,成祖以其有功便准了。接着他又自开幕府,网罗人才,成祖并没过问。不多久,高煦又乘机请求增加护卫,成祖也准其所请。

于是,他越发骄纵,偷着对左右道:“像我这样英武,难道不配做秦王李世民吗?”

这些事,成祖不知道,道衍却早知道了。从此,道衍就暗暗留心,劝太子对他多加防范。

成祖虽立了高炽为太子,但仍不忘高煦之功,常有另立太子之意。高煦身长七尺,身体矫健,又会武功,精骑射。成祖犹豫不决,便与道衍、张辅、解缙等人商量。

道衍道:“臣辅太子,知太子贤明,将来必是守成之主。”

张辅道:“太子贤德仁厚。太孙亦有异相,英敏有才识,将来必是大明贤主。圣上不可废立。”

解缙道:“臣观历代君王废长立幼,多引起战乱,阋墙之争不息。万岁应慎之。”

成祖见大臣们都坚持不可换太子,就压下此事。

道衍给太子出主意,让太子结交王贵妃。王贵妃与徐皇后有情谊。徐皇后病重,让王贵妃代管六宫。徐皇后薨后,成祖欲纳妙锦,妙锦严拒,并削发为尼。成祖意冷,未立皇后,一直让王贵妃掌管六宫,母仪天下。王贵妃美丽、庄重又贤淑,太子躬侍如亲母。王贵妃也甚喜欢太子,何况徐皇后临终有托。每次成祖临幸,问起诸子情况,王贵妃均赞太子之贤,因此,成祖废太子之意,才渐渐淡去。

道衍又给太子出主意,让太子妃张滢常去躬侍成祖。张滢茶饭亲制,成祖甚感可口。太子也常去问安,对成祖十分孝顺。

因多方面的原因,成祖便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高煦不得立为太子,心中怨恨,便打击阻碍他步入东宫之人。他盘算,道衍是父皇心腹之人,不敢害。张辅领兵在外,身任要职,也不能害。因此,第一个要害的选了解缙,诬解缙轻君罔上,成祖遂把解缙贬谪到广西。后来道衍替解缙辩解,说编纂《永乐大典》缺得力助手,成祖才又把解缙调回翰林院。

高煦气不出,又诬解缙怀恋先朝,怨恨成祖,结交太子,暗有阴谋。成祖对先朝旧臣本有成见,听了高煦之言,立将解缙逮捕入狱。一代学宗,竟因高煦之诬,坐死狱中。

高煦害死了解缙,又害张辅。他诬张辅南征日久,必有野心,所以调张辅还朝。张辅没有立刻回来,又兵进老挝,这些更成了高煦的把柄。他借机弹劾张辅,成祖大怒,才将张辅逮捕交大理寺究审。若不是姚继和王友保他,说有奏章在道衍处,成祖已将张辅定罪了。

这次沈振从北平回来,将道衍的允诺对高煦说了。高煦以为道衍肯为他用,欣喜若狂,第二天就上本,说张辅并无奏章给道衍,姚继、王友是诳奏。

姚继力辩道:“如果父亲回朝后,说没收到张辅奏章,臣甘愿领罪。”成祖以为道衍不日即归,只要他一回来,就可水落石出了,所以,没急着定案,先将此事搁下,以待道衍。

高煦以为有道衍相助,更加骄纵,又从各地选了许多健士为爪牙,妄图夺太子之位。

一日,朱高煦乘坐皇上车舆,到南郊游玩,见两个女子生得甚美,就对随从岑同道:“看见了吗?将这两个女子赏给你,领回家做小妾吧!”

岑同喜极。因有主子支持,岑同有恃无恐,立刻让几个护卫上前抢人。

这两个女子,一个叫白如梨,一个叫唐赛花。白如梨是江南画家白至诚之女,唐赛花是她的表妹。二人是从山东蒲台探亲归来,尚未进城就遇上了强人。

白如梨是烈性女子,拼命挣扎,可是没有用,被高煦的亲兵拉拉扯扯,推推拥拥去了。唐赛花却会武艺,出拳击倒了两个拉她的亲兵,逃跑了。

白如梨一路挣扎,被拉入汉王府旁的都督营帐。

唐赛花急到兵马指挥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