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5条悟曾说过,“我只救得了那些,准备好了被拯救的人。”
任何时期的法律都具有局限性,文明亦然,法不可能保护人的方方面面,更不可能凭空强行拔高人本身的智商与道德水准。
技不如人还走进别人的圈套,背了黑锅,死了能怪谁呢。这已经是最好的时代,至少贪污是被打击的,恶人是判刑的,极少数畜生吃人也得偷偷的来,不然你还想怎样啊老卑鄙。
没有人是你的保姆,人是要看自己的,死亡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人死了利益价值就没了,少有会为死人出头的蠢蛋!
既然你都愿意去死了,为什么不一命换一命,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五步,你乃至起了血性把害你的人刀了呢……
啊,他真的很想当面吐槽老叔一通……很后悔,很后悔那晚没和他多聊聊……真的很后悔。
也许,老叔是有血性的,也许他也想过匹夫一怒,但是,他最后还是妥协了,向规则妥协;向赔款妥协,向生活妥协……向他,妥协了。
他对他,尽力了。
很后悔,为什么,那晚为什么就没和他多聊聊呢……
“逝者如斯夫,”厄尔喃喃自语,“都过去了,不是么?”
这个瞬间他甚至有点想念那个让他全款买烂尾楼的家伙,她真的是个人才,一个令人爱之深,痛之切的彻头彻尾的坏女人。
也因种种事情的推合,现在的他就喜欢和骨子里就坏透了的人接触,因为这样,他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心理负担。
话说回来,他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到底是银行的人还是房开商的人。
毕竟她杳无音讯,再没机会开口......
厄尔注意到画面中的他森然一笑,嘴角不自觉地抽搐,右手拇指按耐不住地摩擦中指指节。
见此他眉头微蹙,若不是上帝视角,他还真不知道自己有这种下意识的动作习惯。这种小习惯在常人看来没什么,可落入有心之人眼里,会出大问题的。
以后是不是得养成照镜子反思自己的好习惯?像偶像剧中的花美男那样?
说起来也是无法,他那时到底是刚死了亲人,最后一根也是唯一的一根精神支柱塌了,整个人混混噩噩的。加之那个骗他买烂尾楼的家伙极有能力,抓住了他刚死家人的完美时机,意志消沉不理智,套牢了他。
真的,别人真的很会抓机会,就抓着你家人刚死,抓住你感情空档,精神脆弱,神志不清的时机,果断下手。
然后抽身闪人,付款之后那家伙消失了,进而彻底消失了……他快完全忘记她了,记忆里关于她仅剩几幕深刻的情景,还有她垂泪的最后笑语:“无可奉告!”
他总觉得她别有深意,或许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可他终无法说服自己,也没有再去问她的可能,就连她最后的笑语,他都快忘了。
让他绝望的从不是她的欺骗,而是至那以后,他再无法相信任何人了。
厄尔突然绷紧嘴角,抬起右手按住下巴,他得改掉这个坏习惯。
烂尾楼事件之后,他找过银行,想撤销还款合同。
银行方面的答复,就是简单却实用的责任推脱战术,总之一句话,我们同情你,但是不退钱。
他哭死,银行甚至同情他,开发商甚至不是诈骗他的财产,而是给了他永远不会修完的烂尾楼的房本。哭死,他们真是守序良民,太有同情心,太善良了。
但是,他们怎么知道他刚死了亲人呢,谁给他们的消息。细思极恐,虽然不想这么说,或许还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这段经历无一处不再向他昭示这个社会有点冷漠。
麻木不仁滴同胞们。
其实,他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潇洒。
他叔去世的那年,他愤然不服,在她的鼎力支持下,他自学了法律(其实是听免费的网课),考了资格证,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发现那些所谓害死他叔的股东们还真没毛病,至少在规则内是这样的。
他叔没欠钱不假,但公司欠了,你身为公司的法人承担责任很合理吧。
放眼当今社会,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几乎每一个高危公司都有一个门面法人。具体可以参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人话总结就是,好处我来,有事你抗。
但在规则内做事并不代表绝对的正确或正义,鲁迅先生曾发出灵魂拷问,“向来如此便是对的么?”更何况,利用规则漏洞牟利的人数不胜数,不然朱元璋何必人皮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