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内卷文娱圈 > 第十章 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

第十章 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

积累,金钱可能并不等于财富,而是满足社会需求创造出来价值,并且要懂得如何去支配和使用它。这是他在感觉空虚后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前世他看过太多这种拆迁户、煤老板暴富后,快速堕落的事情,那些前世的例子成了他的警示。

这也是他选择了回国,想以另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前世不同的方式生活。他也怕自己控住不住自己,害怕如果自己不谨慎,会无法控制自我,最终变成了那些失去自控力的人。

以前从没想过这些,单纯活着已经用尽全力了,总是埋头苦干,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累,从未停下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的意义。单纯地活在当下,用尽全力去维持生活的基本需求,这一直是他的全部。哪有想过这些,从未曾想过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问题,甚至会笑话那些沉迷于幻想的人。

他有时自嘲地说:“要是以前想这些,我肯定以为自己有病,矫情。”但现在,他开始理解那些曾经被他认为矫情的人们,他们只是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方向。他现在的状态就像一只失去了方向的船只,漂浮在茫茫的海洋上,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意义,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的,没有一点激情和动力。他觉得自己好像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牢笼里,无法挣脱出来。

他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慢慢明白,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当物质生活极大满足之后,还有更多的价值和意义等待他去发现和追寻。这段空虚迷茫期让他成长了许多,他不再是那个单纯只为了生存而活的人。他有时候挺感激那些曾经被他认为是矫情的人们,正是他们的思考和探索,给予了他启发和启示,让他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一个方向。有了方向,他少了些迷茫和困惑,先顺着这个方向走,他相信,只要用心去寻找,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和方向。

他现在都能共情以前他认为闲得蛋疼的人无聊事情了。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生命的体验,他开始理解到每个人的生活琐事、每个看似无谓的忧愁都蕴含着个人的感悟和宇宙的奥秘。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经历着各自的风雨,感受着各自的悲喜与离合。

其实大多数人生毫无意义,都是来世上走一遭,这个观点或许显得悲观,但它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生活本身可能并没有先天的意义,但我们却赋予它意义。我们为了逃避生活的枯燥无味,为了不让自己感到空虚,于是不停地给自己的人生编织梦想、追求目标。我们试图通过这些目标和梦想来定义自己的存在,给予自己行动的理由。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谁能够真正活明白?谁能活得明白?这恐怕是一道无解的题目。历史上那么多名人,伟人有几个人活明白?即便是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在世时也许同样困惑、彷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他们留给后人的,可能是辉煌的成就、非凡的智慧,亦或是他们对人生的洞察与思考。但是否真的活得明白,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无法肯定。

和平年代,人们的生活或许会因为财富和权力的拥有而变得舒适精彩。有钱、有权可以让人得到更多物质上的享受和社会资源,更容易实现个人的愿望和抱负;然而这样的生活是否就等同于活得有意义,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没有钱、没有权的人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生存压力和生活的艰辛,他们的日常可能是连续不断的劳作和奋斗,但他们的生活就缺乏意义吗?其实不然,他们的人生同样充满了努力、希望和小小的幸福。

生活的意义不是由外部条件单一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内心的体验和对世界的态度共同塑造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上摸索前行,无论是平凡还是伟大,每个人的旅途都独一无二,值得尊重与珍惜。最终,或许我们都在稀里糊涂走完人生之一段旅途,但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爱与被爱、痛苦与快乐,才是构成我们人生丰富多彩的真谛。

每当他放飞心灵,遨游于无边的太虚之中,内心深处总有两个声音在不断地辩论和争执。一边是悲观主义的幽灵,以冷静且无情的逻辑论证着人生的虚无,提出种种质疑:“我们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所有的努力与奋斗最终不都归于尘土吗?”而另一边则是乐观主义的火花,它以温暖而坚定的语气,为生命的价值辩护,“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无论多渺小,每一步都是自我实现的舞蹈。”这场关于存在价值的辩论,往往在他心中持续上演,无休止地掰扯半天。

回顾往昔,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曾单纯地被生存的基本需求所驱动。清晨的奔波,夜晚的劳碌,每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