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他自问没那个能力控制人的贪欲。
眼下公司内部都不一定能统一思想,比如方国辉整天嚷嚷步伐太慢,应该自己拿地开发建设,不过李泽华没理他,晾着冷处理。
以勇闯为例,未来同样破万亿负债,他加入进去,难免身上要沾染一些灰尘,里面涉及的私下资源交换,将来秋后算账怎么躲?
孙洪斌愕然,他信心满满,冒着风险跑来求合作,结果对方没有入股融创的打算?
他最大的筹码就是公司股份,现在人家不要,他瞬间没办法了。
“孙总不要气馁嘛,喝茶喝茶。”
李泽华笑眯眯的请茶,然后悠然自得品尝一口,待到对方情绪调整到位,才继续道:
“不过有一点孙总说对了,我确实对勇闯有兴趣,不过不是股份,而是勇闯坚持在一线城市扎根建设的理念。”
孙洪斌原本跌倒谷底的心,再次剧烈跳动起来,“您的意思是,青云置业的模式可以套用在勇闯身上?”
来之前,他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可奈何手头的筹码就这么多,对方连公司股份都不想要,他就彻底没辙了。
李泽华一点点开出条件,“不仅仅只是青云置业,青云投资公司也可以短暂持有勇闯的股份。”
孙洪斌糊涂了,“这从何说起?”
“青云集团作为一家互联网加高科技制造企业,本来对地产项目毫无兴趣,奈何旗下员工众多,需要足够的商业住宅提供福利支持。”
李泽华不紧不慢道:“所以才会有青云置业的出现,既然孙总带着诚意上门,那我也不妨说出自己的想法。
权当给孙总一点额外参考,如果你觉得可行,那么合作就能继续谈下去。”
孙洪斌坐直了身子,沉声道:“请李董不吝赐教。”
“青云置业和勇闯的合作模式,不应该是直接入股,而是合作开发,勇闯可以借用青云集团的人脉,在一线城市参与拿地。
勇闯全额出资买地建设,青云置业只负责派人监督,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金融市场融资担保,项目完成后以楼面实际拿地建设成本。
用商业住宅,物业管理权偿还给青云集团,后续的融资成本和利息则由我承担,这种商业合作模式,不知道孙总有没有兴趣?”
孙洪斌听完愣住,“不要股份,要融资收益和房产及物业?”
他有点明白了,对方这是打算纯白女票啊!
不过转念一想,拍地拿地除了拼资金,还得拼人脉,李泽华用青云集团的人脉关系,帮助勇闯降低拿地门槛。
在魔都,粤东,湘川苏皖等多地,青云系的产业链正在成型,如果由对方出面打招呼,勇闯的拿地成功率必然大增。
这个过程中,青云系还用自己的信用为勇闯背书,方便勇闯能用更低的融资成本利息拿到资金,就是很快要偿还,没法赖账。
换别人这么说,他肯定不同意,因为意味着风险都是勇闯的,而实际收益青云系起码拿走三分之一以上,连物业管理这块肥肉。
他一点都拿不到了,这能忍?
孙洪斌不死心,“不是不能做,不过李总真的对勇闯股份没兴趣吗?”
李泽华摇头:“最多是财务性质的投资,比如青云投资公司可以入股4.9%,事先说好,这部分股份在解禁后会逢高套现。”
孙洪斌愣住,随即想到什么,失声道,“李总愿意帮助勇闯上市?”
09年12月,也就是在龙湖集团上市一个月后,勇闯也开启上市之旅,结果被人从中作梗,硬生生卡在最后一道关口,导致功败垂成。
这是最让孙洪斌感到怨恨的,巨额利益已经交出去,可对方还不满足,这是逼他去死啊。
“当然,如果勇闯不上市,单靠青云一家怎么可能承担所有融资金额。”
李泽华终于露出最终目的,“为了更好帮助勇闯冲击上市,我已经和高盛打好招呼,香江不行还可以去美利坚嘛。
另外亿达王总,龙湖吴总,都对和勇闯达成战略合作比较感兴趣,不知道孙总有没有兴趣一块坐下来聊聊?”
对勇闯,他是势在必得!
一方面打击泰山派,它们妄图通过勇闯持续收割韭菜,在勇闯扩张过程中,泰山派和幕后美资(直接入股)获利何止万亿。
他已经切断了来自亿达的输血,再把勇闯收入囊中,泰山派将来想要输送利益出国的渠道,算是被堵死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