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漂泊的云,流浪的雨 > 第80章:海棠的母婴店

第80章:海棠的母婴店

水井镇是一个大镇,自从明朝宣德年间开埠以来,一直商贾云集。长江的支流汉水行径此处,得意地拐了几个弯弯,便分化出许多河汊,湖泊。一眼望去,湖水幽蓝浩渺,泊岸芦蒿满地,无边无涯。沿着镇街新修的绿道小径走进去,围岸边尽是半湖荷莲,半湖菱草。即或有野鸭和白鹭飞起,扑棱棱掠向水天一色的远方。

前年,南水北调工程亦在此地取水,挖掘了十多米深的河渠,纵横一百多公里。古老的河床清淤后,水井镇的河水愈发清澈,深可见底,连小鱼小虾的游动都清晰可见。即便直饮,亦是甘甜清冽。许多大型的泊船,溯流而上,运送沙石或日用品,忙忙碌碌,蔚为壮观。

那些因挖渠而搬迁的乡民,有的到了水井镇上居住,有的则到县城亦或市里。反正得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这几年,水井镇开发了众多的楼盘,居住人口则成几何倍数增长,达到了数万之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镇三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到了镇上比邻而居。

镇街居住的便利性自不必说,一是小孩上学方便。如今小学、初中、幼儿园都集中到镇上,在镇上有套房子,小孩读书的方便和舒适纤毫毕现。二是看病方便,人吃五谷杂粮,哪没个头疼脑热的,在镇上住着,走路三、五分钟便到了医院,省却通勤的烦恼。三是吃饭购物方便;信马由缰的走几步,便可到前街过早、逛超市,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镇街的店铺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竞相绽放。吃穿住行、屙屎放屁、生老病死,各行各业齐全了。

海棠的俏娇娃母婴用品店便坐落在镇子中街的菜市场对门,这是一片新落成的民居。如今,水井镇临街的楼房一律要建设到六层,以葆镇子的整齐划一。这栋楼的房主叫小梅,以前住着单层破旧的祖宅,后来出门打工手头有了点积蓄,便纠集了几个人大家合资建成了如今高大富态的新楼。放租后,海棠眼疾手快预定了三间簇新的门面,辞了超市的工作,装修一番后择个良辰吉日便正式开业了。

海棠的母婴超市门面很大,地段繁华。她虽有超市卖货的经验,一个人再怎么利索自然也忙不过来,便请了附近雅居阁小区的小洁过来帮忙。小洁三十多岁,孩子已上初中,男人在外做工地,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她在家闲得发慌,不是打麻将,便是串门。日子长了,便觉得索然无味。就近找个事做,不失为排解寂寞的极好方式。

海棠的母婴店装了收银系统,每样物品便需要扫码,遇到顾客挑选的不能扫码的货品便得人工输入。这是件细水长流的事,坚持下来常常会觉得烦琐。但想一想,既然做了这一行,就要有极大的耐心。

每逢周末,店门前的两台摇摇车便几乎没有停息过,附近小区的小朋友接二连三地眷顾,将这里当成了游乐场。常常是一首儿歌唱罢,另一首儿歌接着唱,有时候两首歌子一起上。此起彼伏的音乐,吸引了一些路人驻足围观。收银台的硬币便摞起老高。

起初听着这些少儿歌谣时,海棠还感觉很享受,仿佛天籁一般。至少,它比超市那些大喇叭听着舒心。后来,渐渐地,那歌声便成了喧嚣,习以为常了。女儿贞贞每天下午放学后趴在店内柜台做作业,听着听着便跑题了。即便这样,她亦不肯一个人回家,她也习惯了享受这份热闹。

奶粉是母婴店销售的大头,一罐奶粉好几百,利润丰厚,但亦马虎不得。前几年,出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孕育出了大头娃娃的怪胎。触目惊心的事情,让许多家庭胆寒。许多人不惜海淘和托人到海外购买奶粉,譬如香港,虽然贵点但用着放心。

顾客的质疑,海棠总是不厌其烦的解释,阐明奶粉的产地,告诉顾客今日不同往日,奶粉现在是供应商直销,任谁都不敢造假,亦不能造假。造假要负刑事责任,蹲大狱。

苦口婆心的解释,打消了顾客的疑虑和惊悸。毕竟整个镇子只有这一家母婴店,做人亦不好舍近求远。慢慢地,奶粉的销售有了起色。有的人原来在别处订购了奶粉,现在亦转投到海棠的门下,毕竟是熟人,地域更近,更值得信赖。

连市级区域代理经理张小姐也对海棠竖起大拇指:“姐!还是你有办法!”

这样的代理商,海棠预约了几家。每隔三、五天,便有代理商的冷鲜车送来质保中的纯正奶粉。

也许是好事多磨吧,难以预料的事还是会不可名状的发生。

这是秋日的一个早晨,一个遮天蔽日的雾霾天气。太阳刚露头,便被笼罩在云层里,成了一个淡红的斑点。四下里灰蒙蒙的,二、三十米开外便看不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