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漂泊的云,流浪的雨 > 第86章:承包工地食堂

第86章:承包工地食堂

七月盛夏的一个傍晚,太阳虽然降落在西边一处望不到头的杨树林里,但蒸腾的热浪依旧在野地里肆虐、盘旋。

这里是一片方圆几十公里的沼泽地,处在省城和邻市毗邻的远郊。前不久,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荷塘,活跃着成群结队的挖藕人。而现在,这里成了一处巨大的工地。

挖土机日夜不停地轰鸣,巨大的篱爪将污泥横空铲起,抛入一旁同样身形硕大的泥头车上。那些泥头车嘶吼着,屁股冒起一串串黑烟,无所顾忌的踩着泥淖前行,横冲直撞。

经过几天的挖掘,这处巨大的塘坝污泥已被清空,露出底层坚硬的黄土。即便如此,那些面目狰狞的挖土机依旧伸出巨大的手臂,篱爪拼命的向下掏,想要挖出土地公公的肺腑。而不远处,打桩机间或“轰隆”一声,震得人心肺都要蹦出身体之外。

望斌站在一处断头路上四下里张望,旁边一辆泥头车卷起的灰尘喷了他满头满脸,他急得跺了一下脚,身形向黑黢黢的远处移去。再往前走一个路口便有街灯了,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它们的身上都喷了半截白灰,扎着草绳,保养的极为精致。

悟桐树下便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花圃,大多种了青翠的灌木还有成群结队的月季、芍药、菊花等各种花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行走其间,幽香扑鼻。

望斌绕着这个挖掘中的新工地转了一圈,目力之处全是绿色帷幔覆盖着的高大围墙,有些密不透风的感觉。不远处,是一排灯火璀璨的工棚,瓦蓝的顶,足有两公里之遥。这里分布着项目区,施工区和工人住宿生活区。

如今,望斌在这里承包了工人食堂。说来话长,这个差事还是他久未谋面的一位战友介绍的。当年,这位战友和他一起参加部队军校招考,俩人在学员队一起紧张复习,搞体能锻炼,亲密无间。后来战友考上了,他却落榜了。战友对他的落榜无比惋惜,两人之间一直有书信往来,互相勉励。

战友当兵十几年后正营职转业了,后来分配到了省城建集团,谋到了一官半职,从事后勤管理。战友联系到了望斌,告诉他说:“战友之间,亲如兄弟,能帮就帮吧,趁我现在还有点能力!”

“这样的好事,哪能推辞呢,别人想找都找不到呢!”

望斌心想,自己做荸荠、小龙虾的生意有季节性限制,不能长年累月的做。而做食堂,利润空间也大,合同一签就是三年多,旱涝保收,何乐而不为呢?望斌当即带齐人马,从水井镇杀奔过来。

战友说:“前期工地可能只有几百人,慢慢的可能会发展到上千人!”

望斌笑笑说:“呵呵,人越多越好呢,正好薄利多销!”

到了工地现场望斌才知道,这是一块正在开垦的处女地,到处都在搞基建,规模宏大,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方寸之地便有多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入驻。如五矿、中建、中核等大型央企。

他们建设的门类亦是五花八门,有大型的商住小区、公共地铁站、移动通讯公司,大型商厦等。其中不乏全国知名的大公司下属产业,比如万达、京东方,中国移动等的子公司。如此规模,堪当于再造一座新城。

而望斌所在的省城建公司建设的正是大型商住小区,项目计有三期。而原来停留此地的挖藕人,大多分散到各个工地应聘,做了建筑工人。他们和一些外地来的工人不同,每天都可以骑着摩托车或电动车上下班。

每天,工地前面的马路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车辆,其中以小车居多。高大的泥头车经过时,遗下一地的渣土,风一吹,那些车辆便成了灰头土脸的模样。碰到洒水车驶过,强劲的水柱喷射而出,道路和车辆都成了泥水淋漓、花里胡哨的落水猫,惨不忍睹。望斌停在马路上的一台拉菜的面包车每天都是一幅泥猴的模样,开出去不仅视野受挫,还影响观瞻,往往清洗好久才能上路,这让他很是烦恼。每天,望斌都要往市场跑好多次。

他现在承包了工地的小卖部和食堂,小卖部方便解决,他委托给一个亲戚帮忙照看。小卖部的货品由当地的物流每日配送,只需签收就可以了,每日的进销记录相抵,便能折算出毛利和营业额。再说现在都是电脑收银,极容易上手操作。

刚开始的时候,海棠说:“还是我去帮你打开门面销路吧,度过开业的适应期。”

望斌祱:“工地超市没啥技术含量,只要懂得一点营销技巧和电脑知识就可以了,你现在在家里面有几个门面要照看呢,哪能分身出来呢!”

海棠见老公这样说便没有再坚持,如今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