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辉再照:我在晚清当皇帝 > 第74章 发饷

第74章 发饷

/*本章己大幅修改,纸币在中国古代早有使用,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

在西北兰州的军营中,狂风卷起黄沙,天空一片昏黄。军营内,紧张的气氛如同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

宁夏将军金顺的士兵们愤怒地将手中的纸币扔在地上,大声呼喊着要求总督左宗棠大人和金顺将军出来说话。他们高呼:“不要纸币,只要银子!”

金顺气势汹汹地赶了过来,他的脸色阴沉,眼中闪烁着严厉的光芒。他派亲兵把出入口守住,不让人进出。

士兵们见金顺到来,瞬间安静了下来,但仍围在营房口,无人散开。一个营官跪在金顺面前,声音颤抖:“将军,将士们出生入死,总要留点银子给家人,不能用这些废纸来糊弄人啊。”

周围的士兵受了鼓舞,又开始大呼:“不要废纸!”

金顺旁边的副将,大喝道:“肃静!”众人不再敢说话。

金顺一脚把跪在前面的营官踢倒,骂道:“王八羔子,谁告诉你是废纸的?”

副将上前解释到:“这是朝廷新发行的代金券,可以在城里银号随便兑换黄金或白银的。”

后排有人突然吼道:“我们不要代金券,我们要银子。”又带动人群开始嘈杂了。

金顺给了副将一个眼色,副将大声说道:“不要代金券自己去城里兑换,但今天我们专程把兰州城天宝银号请到了军营,给大家现场兑换金银。”

人群一阵欢呼,都跟着副将去兑换了。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散去,金顺松了一口气,急忙去向左宗棠汇报。

金顺见了左宗棠,说:“大帅,这个代金券不能再发了,士兵会哗变的。”

左宗棠把手里茶杯啪一下放在桌上,说:“朝廷的谋划,岂是你等能明白的。”

左宗棠要求继续逐营发放代金券,并且保证随时兑换金银,把握住节奏不能发生挤兑。渐渐的有一小部分人暂时保留了代金券。

左宗棠又把兑换的时间改为初一十五,或者自己去兰州城内随时兑换。

在左宗棠的坚持下,代金券的发放继续进行。金顺虽然心中忧虑,但也只得遵命行事。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士兵们对代金券的不信任感仍然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发现代金券确实能够在银号兑换到金银,他们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

话说此事源于阎敬铭经过考察,和中外的银号和银行商议后,有了一个初步方案,然后马上上奏皇帝。

同治点头,表示认同:“阎爱卿所言甚是,朕也一首在考虑此事。爱卿有何良策?”

阎敬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计划:“回皇上,臣与国内钱庄和西洋银行商议后,决定发行一种锚定黄金的代金劵。朝廷所借的外债,全部在国际市场先兑换成黄金存放在户部金库,户部再发行同等价值的代金劵作为军饷或者工程费。”

同治认真聆听,点头道:“那代金劵如何兑换呢?”

阎敬铭继续说:“臣己经和各大银号和银行签订协议,他们可以代为兑换金银,再凭代金劵到户部兑换黄金。他们的条件是,若是该银号以后发生挤兑,户部会给他拆借头寸。”

同治微微颔首,对阎敬铭的计划表示赞许:“这个方案甚好,要把细节完善好。”

阎敬铭信心满满地向同治解释:“皇上,代金券的意思暗示和黄金挂钩,易于百姓接受。”

同治问道:“这代金券与白银如何兑换?”

阎敬铭回答:“皇上,臣建议一两白银对一代金券。再根据汇价,凭代金券兑换等值的黄金或者白银。”

方案拟定后,军机处专程给左宗棠发去庭寄,说明了代金卷的方案,令他务必全力支持,确保代金劵的信用。

左宗棠立即行动起来,召集了兰州城内的主要银号掌柜,发出指示:“朝廷即将发行代金券,本督要求各位,必须备好现金现银,全力兑换代金券,不得有误。”

左宗棠以总督府作保,绝不会让银号受到损失。

另外,左宗棠掌控代金券的发放节奏,采取了错开时间点发饷的策略,这样一来,银号都能按时兑换,避免了兑换高峰期的压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