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43节 各奔前程

第143节 各奔前程

四人是同窗吧?还有袁可立,你和他是朋友吧?”

“回陛下,是。下官和杨江、刘时俊、胡世赏、卢泰都是鸣玉先生的弟子,至于袁可立,下官在进京赶考路上偶遇也进京赶考的他,与之一见如故,继而结为好友。”

“难怪你们六人的文章风格和文章里的那些东西那么相似。”万历帝呵呵一笑,“既新颖,又大胆,但都写进了朕的心坎里,以致于那些东南学子都在你们面前败下阵来。朕有点纳闷,你们怎么这么知道朕的心思呢?好像你们是朕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夏华连忙道:“禀陛下,下官在考前曾反复思量过,又跟袁可立他们反复研究过,我们认为,陛下您正青春年盛,又是长寿之相,自当雄心万丈,意欲励精图治,带领我大明走上一个新的高峰,我们由此而大胆揣测,陛下您要的不是垂拱无为的平和治国之策,而是奋进开拓的锋锐治国之策。于是,我们六人便在考前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这方面的研究了。”

万历帝再次呵呵一笑:“算你们押宝押中了。不过,你们此举也不算投机取巧,一方面,你们找对了方向,另一方面,你们文章里的真材实料确实很多。朕今天特地把你找来,就是专门问问你。你们几个在会试殿试考卷中说的征伐倭国夺取异邦财利惠济我大明、开拓南洋将当地化为我大明的新粮仓和安置流民的新领土并以此解决内地的土地兼并顽疾、全面增设商业税和矿税、改土归流消除西南土司割据、摊丁入亩减轻农民负担并增大朝廷税收、改革市舶司全面开放海禁加大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这些措施究竟如何着手?”

夏华从容不迫地道:“欲速则不达,一下子就全面着手,显然太激烈了,陛下不用着急,可花十年八年时间慢慢来,一开始,阻力肯定会很大,但只要第一项政策取得了切切实实的成效,陛下您就会威望大增,赢得全国臣民的拥护,阻挠者们将无话可说,那陛下您再实施第二项政策,阻力就会小很多,实施过程也会顺利得多,从而逐渐形成一个越来越快的过程。”

万历帝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觉得朕的第一步应该怎么做?不要有顾虑,有什么话尽管说,别忘了,你快成为朕的妹夫了,你跟朕是一家人。”他这话显得意味深长。

夏华道:“陛下欲干大事,前提是陛下您自己必须足够强大,弱主干什么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掣肘约束,强主干什么都可乾纲独断。所谓强主,就是一要有足够的银子,有钱才能好办事,二要有足够高的威望,干什么都得到全国臣民的信赖和支持,如此,自然无往不利。陛下登基已有十七年,虽然天下风调雨顺、海晏河清,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张居正之功而非陛下之绩,所以,陛下必须先干一件大事巩固和提升威望,正好,上苍即将给陛下这个机会。”

万历帝若有所思:“你指的是倭国入侵?”

夏华点头:“对,倭国酋首丰臣秀吉即将统一倭国,此獠野心勃勃、不自量力,在统一倭国后必然打起高丽甚至我大明的主意,陛下若能统率我大明王师在此战中大破倭贼并一鼓作气地打上倭国本土、彻底征服倭国,可谓建下彪炳史册之盖世功绩,此战后,陛下的威望必定如日中天,可追太祖成祖皇帝。”

万历帝笑起来:“倭国还有很多金银财富,是吧?”

夏华再次点头:“对,所以,这一战不但能彻底地奠定陛下一代神武明君和强主的基础,也能让陛下接下来有足够多的钱施行新政,可谓一举两得。”

万历帝沉吟一下,问道:“你确定那丰臣秀吉会在两三年内就会统一倭国并入侵高丽?”

夏华非常肯定:“下官敢用项上人头向陛下担保这一点,三年,最多三年,这三年也是我大明厉兵秣马、进行战备的时间。”

“这是你夜观星象看到的?”

“呃…是的。”

“嗯,朕明白了。”万历帝微微颔首,夏华这话让他吃下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陛下,”夏华接着道,“攘外不可忽略安内,有时候,攘外必先安内。我大明目前国泰民安,唯独西南地区颇有隐患,不可忽视。”

万历帝受到提醒:“你说的是那些土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