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231节 兵工厂

第231节 兵工厂

夏华以为自己卖东西给外商、卖大明港的地产房产搞“预售制”是很先进、超越时代的,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其实早就玩出来了。

明朝的手工业和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已经达到华夏封建时代顶峰,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已经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点是后世公认的,于是,明朝部分商业高度发达的地方悄然地出现了很多后世的东西。就说股票吧,这东西一听就是“后世的东西”,把古代人跟股票联系起来,怎么看都非常违和,实际上,股票就是在这个时代出现的,大约十年后,荷兰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但荷兰人没钱成立这么庞大的公司,为了融资,荷兰人发行了股票,虽然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但确实是股票的雏形,荷兰东印度公司向社会大众筹集资金,老百姓把钱借给或者说投资东印度公司从而获得股票,每年可凭借手中持有公司股票多少从公司分红,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荷兰东印度公司从而筹集到了足够的启动资金。

荷兰人之所以能想出这个前所未有的集资办法,不完全是因为荷兰人聪明、有经济头脑,更因为当时欧洲的商业已经非常发达了,从封建时代逐步地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量变引起质变,促使欧洲人在商业、经济领域玩出了层出不穷的新花样。

有了启动资金后,想要利滚利地赚到钱,还需要一个经营过程,不可能今天刚刚投资了,明天就有收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成立后的前十年里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钱,所以在这十年里没有给它的股东们分红,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股东们投资公司却十年没有得到分红,难道不会丧失投资信心、放弃支持公司吗?答案是不会。因为荷兰人在创造股票的同时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资本流转体制,西元1609年也就是同期大明万历三十七年,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只要愿意,可以随时来到这家股票交易所把股票卖掉换成现金。也就是说,股东们的股票不是只能买不能卖的,买卖完全自由,没有霸王条款,从而维持了股东们的信心。

通过这种全新的资本玩法,荷兰政府成功地吸引了大批荷兰平民和很多外国人前来投资入股,最红火时,仅英国国债一项就让荷兰每年获得相当于200吨白银的巨额收入。

欧洲人把股票玩得出神入化时,同期的华夏呢?有没有股票或初级股票?当然有。虽然华夏人和欧洲人并没有在这件事上交流过,但双方在商业、经济上都达到了同样的高级地步,就会一起无师自通地为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而自行摸索出一样的东西。欧洲的孩子刚生下来时只会爬,慢慢地长大了,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学会走了,华夏的孩子也是如此,道理就是这样。

因为夏华,新安在短短一年多内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小县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商业经济大县,继而带动了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都在发生着产业结构转变。一叶知秋,手里的赖氏糕点店票券让夏华意识到了这种润物细无声但势不可挡的变化,对此,他心里愈发感到不安,总觉得这其中隐藏着某种危机。

把这些不安暂时放在心里后,夏华继续此时他要做的事。

战争爆发已经越来越近,最大限度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杨家军、卢家军、马家军的兵员素质和忠诚度大致上是没问题的,个个都薪饷充足、分地发钱、待遇优厚,个个都堪称明末的家丁。历史上,万历三大征能打起来,绝大部分军费是靠万历帝的私人小金库支撑的——当然了,万历帝私人小金库里的钱也不是干净钱,都是他用皇权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明政府是真的穷,大明老百姓也穷,有钱的是达官贵人、豪强大户。没钱,导致明末明军战斗力普遍很差,真正有战斗力的精兵就是将领们的家丁即私兵,但数量不多,比如吴三桂,他的家丁数量只有两千左右,因为养家丁非常费钱。毕竟时代不同了,养精兵即职业军人的费用真的很大,“几万大军”真的很多了。须知,清军入关前八旗满洲正规军也就六万人左右,加上蒙汉八旗,一共十三万战兵,第一次进入高丽参战的明军也就四万人左右,汇集了全国的精兵,是的,大明全国的精兵也就几万人。

夏华敛财有方、富可敌国,所以养得起杨家军、卢家军、马家军的上万家丁级职业军人。

确保兵员素质和忠诚度后,接下来就是要让他们装备上越精良、先进、强大越好的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队的武器装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夏华这才耗费巨资先在宁波建立了火器研发局又搬迁转移到大屿山岛上并在岛上新建了一座兵工厂。创建兵工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