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半岛总面积22万余平方公里,大约四分之三是山地,北部山地比例较大,约占80%,但铁锡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南部山地比例相对而言稍小一点,约占70%,但自然资源较为贫乏,山脉主要分布在半岛东部,东北部是盖马高原,往南是太白山脉,从元山一直延伸到釜山,西部沿海地带的地势较为平缓,分布着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面积平原,北部的平原主要有平壤平原、顺安平原等,南部的平原主要有汉江平原、湖南平原等,这些平原的面积普遍不超过1000平方公里,整个高丽半岛的可耕地约3.7万平方公里并且十分分散,“零零碎碎”。
毫无疑问,在高丽半岛境内打仗,最佳的行军路线在西部沿海地带,东部都是需要翻山越岭的崇山峻岭,不适合军队大规模行动。眼下入侵高丽的倭军便是这样推进的,倭军先在高丽东南的釜山登陆,继而一路朝向西北急行军,横穿高丽南部的内陆腹地直扑汉城,这就导致位于高丽西南的全罗道虽在眼下不是倭军需要攻占的地区,但会被倭军经过。
月朗星稀,万籁俱寂,南高丽中部,全罗道、庆尚道、忠清道的三道交界地带。
一队骑兵正在月夜下缓速前进着,全队钳马衔枚,并且每匹马的马蹄都包裹上了厚厚的棉花,使得全队在夜幕中悄无声息。
大约一个小时后,这队骑兵抵达一片村庄的边缘,他们看到村庄里隐隐地亮着几处火光。
“情报确定吗?”骑兵们为首的李家寨寨主“李尧臣”刘企轻声问道。
“我们侦察了三次,确定无误。”旁边的唐仁槟低声道,“大约二百人。”
“并且没有哨兵。”旁边的简熙佳补充道。
唐仁槟和简熙佳都是夏华的老部下,二人先被夏华安排进杨家军,后被派到高丽来协助刘企执行任务。
“我们有一百五十人,又装备精良又突然袭击,吃掉这二百倭奴绰绰有余。”刘企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意,“李家寨的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他猛一挥手。
队伍里的李家寨战兵们立刻井然有序、动作麻利地展开战斗准备,这一百五十人一半是新安军成员,另一半是高丽人,是刘企早期招募的家丁,都已接受过严格的训练,堪称职业军人,战斗力也都很强,就算跟高丽军交手,一打十不成问题。
春天的深夜还是颇有寒意的,但刘企等人个个都是热血沸腾,没人感到冷。
今夜月光皎洁,但村庄周围树木茂密,众人借助着林荫暗影掩护,轻手轻脚地摸进村庄。刚一进去,众人就闻到了浓重的血腥味,继而看到一具具横七竖八、枕藉倒卧的尸体,都是这个村庄的村民,遭到了屠杀,包括小孩甚至婴儿,惨不忍睹。“这帮畜生!”刘企暗骂一声。
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众人听到一阵阵越来越清晰的、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大笑欢闹声,是他们听不懂的倭语,还夹着此起彼伏的女子的哭泣哀求声。众人知道敌人已经近在咫尺了,个个屏气凝神、浑身肌肉紧绷、握紧武器。藏身在一栋房屋后,刘企小心翼翼地从墙边探出眼睛,他看到这是村庄里的一大块空地,空地间生着几大堆篝火,火光熊熊,聚在篝火边的赫然是上百个倭兵。
这是刘企等人第一次亲眼看到倭兵。倭国陆军主要分为步兵、骑兵这两大类,步兵主要分为铁炮兵(火枪手)、长矛兵、弓箭手这三个兵种,骑兵多使用长矛。倭军的武器主要有铁炮(火枪)、长矛/长枪、弓箭、倭刀即武士刀,数量十分充裕,毕竟打了一百多年的内战,因为拥有多个大银矿而财大气粗、富得流油所以制造了一百多年的武器,积累下来数量庞大。
倭国的军人大致上可分为“武士”和“足轻”两大类。武士无需多言,这个职业和社会阶级源于倭国平安时代,当时,倭国境内的一些地方领主开始花钱培训、豢养私人武装力量,类似于华夏的武装家丁、打手、护院,逐渐地形成了武士,武士不务农、不做工、也不怎么读书,他们自幼就专门学习杀人和参加杀人,所以战斗力很强,等同于职业杀手、职业军人。众所周知,养职业军人是很烧钱的,所以养武士也是很烧钱的,再有钱的领主也养不起太多武士,丰臣秀吉的老上司、差点儿统一倭国的织田信长不过只养了一千左右的武士。很显然,武士虽然战斗力强,但数量少,用来看家护院没问题,用来打仗就远远不够了,所以倭军的主体成员是足轻。
所谓足轻,就是临时被征集的拿起武器上战场的农民等平民,简单地说是这样的:比如织田信长要发动一场战争,他部下只有一千武士,他的大军呢?就是他治下领地内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