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343节 快三年没见了

第343节 快三年没见了

“八格牙路!”

骂出这句东瀛国骂的,正是倭军第二军团指挥官、丰臣秀吉麾下“贱岳七本枪”排名第二的加藤清正。

加藤清正跟小西行长完全不同,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将、武士,崇尚武力,对自家主公忠心耿耿,作战勇猛,加上他跟丰臣秀吉还有一点血缘关系,所以深得丰臣秀吉信赖和器重,同时,他也不是一个只知打打杀杀的武夫,他很擅长筑城和守城,是个出色的筑城家。

加藤清正之所以忍无可忍地出口成脏,自然是因为他接到了庄林支队遭到惨败的噩耗:全支队被李家寨战斗队杀死杀伤了超过三千人,支队长、“加藤四杰”之一兼“加藤十六将”之一庄林一心本人战死,同时战死的还有“加藤十六将”之一毛谷村六助。

毫无疑问,这是加藤清正从未遭到过的惨败和耻辱,虽然这场战役不是他本人指挥的,但足以成为他本人和加藤家的污点。

话说倭军自踏上高丽半岛后,何时吃过这么大的亏?何时吃过这种真正的败仗?偏偏它就发生了并且还发生在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的头上,这让加藤清正感到自己的脸就像被人狠狠地抽了一个大嘴巴子一样火辣辣地疼。

“想我加藤清正,纵横皇国神州,百战百胜、未尝一败,怎么就在高丽威名受挫了呢?”加藤清正越想越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庄林一心到底是怎么指挥的?居然连一群高丽民兵都打不过!还被对方打得兵败身死、近乎全军覆没!真是岂有此理!”

加藤清正此时身在咸镜道南部。高丽西北是平安道,东北是咸镜道,侵略高丽的倭军九个军团以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和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推进速度最快,两军团先在忠州合兵一处,然后一起北上,拿下了汉城,接下来分道扬镳,小西行长和率领第三军团的黑田长政一起拿下了平壤,进攻平安道全境——李昖所在的义州属于平安道——加藤清正则挺向东北进攻咸镜道全境。这一路打过来,加藤清正可谓顺风顺水、高歌猛进、捷报频频,如果不出意外,历史上的他还会一度渡过图们江侵入华夏境内,但意外偏偏发生了:他派去讨伐剿灭李家寨的庄林支队遭到惨败,创造了“倭军在高丽战场上吃的第一场败仗”这个耻辱的记录。

跟这份败报一起被送到加藤清正手里的,还有丰臣秀吉的新命令。丰臣秀吉命令加藤清正率领第二军团调头南下,“全力扫清占领区内的残敌”。

按理,加藤清正是倭国“名将”,应该负责冲锋陷阵、攻城拔寨,岂能被派去后方干“打扫卫生”的事?这岂不是大材小用?丰臣秀吉做出这个决定是有原因的,首先,加藤清正的部下在李家寨那里吃了那么大的亏,加藤家族为之蒙羞受辱,加藤清正肯定朝思暮想着前去报仇雪恨,让他继续待在最前线反而让他无法集中心思;其次,倭军占领区内的“治安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和恶化,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起初,倭军上下认为那些高丽军残部和散兵游勇、高丽民间抗倭力量只是不足为虑的“癣疥之疾”,没有太当回事,但随着李家寨一战成名,倭军上下大受震动,不敢再掉以轻心,除了李家寨,倭军占领区内还出现了很多抗倭力量,虽然战斗力和影响力都远不如李家寨,但足以让倭军感到如芒在背,不得不痛下决心调动整整一个军团展开“大扫荡”。

丰臣秀吉把加藤清正从高丽北部前线调回高丽南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关系很差。一直以来,身为“纯正武士”的加藤清正十分轻视商人出身的小西行长,而小西行长也看不起“一介武夫”加藤清正,两人在高丽战场上并肩作战时,因为作战理念分歧、争夺功劳和战利品而多次大吵特吵,矛盾最尖锐时,小西行长一怒之下拔枪欲刺加藤清正,而加藤清正则一刀劈碎了被信奉天主教的小西行长视若圣明的天主圣像,两人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加藤清正既率领第二军团南撤,那倭军在高丽北部就军力不足了,顶替第二军团的是新到高丽战场的第九军团。

第九军团指挥官名叫羽柴秀胜,也叫丰臣秀胜,通过这个姓氏不难看出,他是丰臣家的人。丰臣秀胜正是丰臣秀吉的外甥兼养子丰臣秀次的二弟、丰臣秀吉的另一个外甥兼养子,他今年只有二十三岁,但却是倭国著名“骁将”,否则也不会被丰臣秀吉委以重任、能独当一面担任一个军团的指挥官了。——倭国在这个时代共有三个人叫丰臣秀胜,除了这个丰臣秀吉的外甥兼养子,织田信长的四儿子和丰臣秀吉的长子也都叫丰臣秀胜,但此二人都已死。

七月的燕京正是骄阳似火、流金铄石的时节,紫禁城,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