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南部的气象正如锅岛直茂说的那样,正处秋末冬初,清晨拂晓时雾气频繁,仅过两天,一大早就是一个大雾天,举目望去,铺天盖地都是白茫茫,犹如天上的云山云海落下人间,十步之内不见人影,溟溟漠漠浩浩漫漫,汹涌苍茫、浩瀚无际,上接高天、下垂厚地。
眼见这幕,加藤清正迫不及待地下令对李家寨发动第三次进攻。
“最好等等。”锅岛直茂劝阻道,“我们抓到的高丽足轻还不够多,目前只有三千不到,按照我的估计,起码要五千才够。”
倭军在李家寨所在的锦城一带抓人抓得很不顺利,本来,锦城所处的湖南平原是高丽境内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无奈,倭军恶名昭彰、臭名远扬,进入高丽后杀人如麻,所到之处,高丽百姓犹如躲洪水猛兽瘟神般避之不及,加上这场战争刚爆发,刘企就让人在锦城一带大肆宣扬倭军打过来了、倭军多么丧心病狂多么无恶不作等等,吓得当地百姓纷纷逃跑,庄林支队打过来时又把这里祸害了一遍,导致更多的老百姓逃了,于是,锦城一带如今可谓十室九空,城镇几乎没什么人了,人口大部分在乡下农村,而乡村人口是比较分散的,使得倭军不得不跑去乡下抓人,效率可想而知。
抓了两三天,倭军一共抓到一万多人,包括近三千名青中壮年男子和他们的父母妻儿,锅岛直茂觉得不够,他估计得有五千名高丽足轻才行。
加藤清正犹豫一下,还是坚持己见:“差不多够了!这么难得的大雾,错过这次,不知下次什么时候再有,必须抓住机会!”
眼见加藤清正心意已决,锅岛直茂没有再反对。
大约七千兵力被加藤军团投入了这场对李家寨的第三次进攻,包括四千多名倭军武士、足轻和近三千名身不由己的高丽足轻。参战的倭兵都是冷兵器手,他们的任务是用近身混战搏杀方式全面突破李家寨的防线,到时候,旭日东升、雾气消散,跟在他们后面的火枪手们便也投入战斗,一举打垮李家寨。倭军火枪手们一开始不参战,因为开枪声会暴露倭军方位。
带队的武将有两人,一个是相良赖房,另一个是饭田直景。饭田直景是加藤清正的“加藤四杰”之首、“加藤十六将”之首,还是在倭国威名远播的“东瀛七柱枪”之一。所谓“东瀛七柱枪”,是丰臣秀吉某年从倭国各大名的家将里亲自选出的七个使枪的高手——不一定使枪,也可能使别的冷兵器——合称“东瀛七柱枪”。此七人的头衔称号虽然不乏夸大成分,但确实个个都是用冷兵器作战搏杀的行家。
除了饭田直景,加藤清正的“加藤十六将”还有六人参战了,因为加藤清正狠下决心,要求此次进攻务必一举成功。
白茫茫的大雾中,七千倭兵和高丽足轻慢慢地扑向了李家寨。
李家寨的防线上,刘企等人看着这场就像无数道白色纱布笼罩天地间的大雾,都心里有数:倭军肯定会趁着这场大雾发动进攻。
“都牢牢地记住口令!”刘企对雾气中的部下们大喝道,“马上会爆发混战,敌我难辨,只能通过口令声音来分辨!没答出来或没答对的,不要犹豫,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杀上去!忘了口令被自家人杀死的不要喊冤!”
“明白!”众人一起应道。
在李家寨战兵们屏气凝神的蓄势待发中,不远处的雾气中传来越来越近、低沉嘈杂的脚步声,就像缓慢的潮水,慢慢的,此起彼伏的“当当当”铃铛声和既有倭语也有高丽语的惨呼痛叫声接连响起:
“啊…我的脚!”
“草丛里有东西!我的脚啊…”
“啊…我也踩到了…疼啊…”
“小心脚底!”
大雾弥漫并不完全有利于进攻方,为防倭军夜袭或偷袭,李家寨战兵们在上山的道路、山坡、草地间撒了很多铁蒺藜,还倒插了很多木刺竹刺,摆放了很多钉上钉子反过来的木板,并用浮土、杂草等物掩盖上,又拉了很多根细线,细线末端挂上铃铛,倭兵们和高丽足轻们在雾气里同样视线受阻,只顾着轻手轻脚向前,哪里管得了脚下,所以很多走在前面的倭兵、高丽足轻中了招,有的踩中了铁蒺藜、木刺竹刺、铁钉,疼得发出叫喊,还有的绊响了铃铛。
“打!”李家寨防线上,军官们厉声大吼。
早就准备好的虎蹲炮、虎威炮以及火枪队的枪阵立刻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电闪雷鸣,“轰!轰!轰!…”“啪啪啪…”火树银花道道、烈焰火光火星闪闪、青烟腾腾袅袅,一波-波铁球实心弹、霰弹、枪弹劈头盖脑地朝着传来叫喊声铃铛声的地方轰射而去,立刻激绽开更大的、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