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398节 双重诱饵

第398节 双重诱饵

开城,李如松临时住处的书房。

“目前已在和已至汉城一带的倭军包括宇喜多秀家的第八军团一万一千兵力、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一万五千兵力、黑田长政的半个第三军团六千兵力、福岛正则的第五军团的一半一万二三千兵力、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一万四五千兵力、石田三成等人的直属部队五千兵力,合计六万四千兵力。”夏华向李如松讲解着汉城敌情,他对倭军的情报是了如指掌的。

李如松认真地听着,问道:“岛津义弘的第四军团呢?”

夏华微微一笑:“正从泗川奔赴汉城,但不会准时到。”

李如松哦了一声:“为何?”

夏华笑道:“因为晋州的金时敏部和前去支援他们的秦良玉部会不断‘袭扰’岛津军团,严重地拖延了该军团抵达汉城的时间。”

李如松明白了什么,顿时哈哈一笑:“岛津军团来不了汉城了,小西军团又出工不出力,那么,倭军的真实兵力其实是五万左右。”

夏华点头:“对,这五万倭军就是我们的目标。”

李如松轻抚胡须道:“此战,我军能出动的兵力大约四万五千,稍少于倭军,但足够了!”明军首批进入高丽的部队约有六万人,扣除伤亡和需要分散驻守在后方地区的部队,能调到汉城参战的兵力约有四万五千,在李如松看来,“足够了”,至于协同作战的高丽军,李如松压根没考虑,因为在他看来,高丽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本来,李镒部有四万兵力,还算可观,但在幸州山城之战中损失近半并且损失的都是装备齐整、顶盔披甲的精锐,可谓惨重,更为严重的是,其部的精神气被倭军打得萎掉了,这就导致其部一下子一蹶不振、难堪大用。

“如果这五万倭军缩在汉城内据城坚守,我们想吃掉他们,必然很困难,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地把他们引诱到城外野地上,发挥我军的骑兵野战优势,将其一网打尽!”夏华道。

李如松点点头,他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空:“就要降温下雪了,战机将至,是时候出击了。”

明军必须在一个零度以下的寒冷天气里出击,因为低温会让地面冻得结结实实,利于骑兵驰骋冲杀。假如是个下雨天或雪过天晴、气温回升的天,就会道路泥泞,遍地烂泥水坑,明军骑兵还怎么“其疾如风,侵略如火”?

“大哥!大哥!”李如松和夏华正商议着战事细节,外面突然传来几串急匆匆的脚步声外加一个宾至如归的大嗓门。

听到这个声音,李如松顿时皱起眉头。

四个辽东汉子先后进来,其中两人显得风尘仆仆。这四人正是跟李如松一起进入高丽作战的李如松二弟李如柏、五弟李如梅和刚从国内来到高丽前线的李如松三弟李如桢、四弟李如樟。

李如松之父李成梁共有九个儿子,既是将门之子,李如松兄弟九人自然也都投身军旅,按照年龄,目前已成年的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都已在明军里担任军职。李如松是明军东征部队提督,李如柏、李如梅是副总兵,李如樟是都指挥佥事,此四人个个骁勇善战、俱为名将良将,唯独老三李如桢不算,刚才那个大喇喇无忌的大嗓门就是李如桢。

“魏武帝有云,‘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李如松目光严厉地看着李如桢,“你我现在都在军中,军中哪有什么兄弟关系?”

李如桢愣了愣,然后笑嘻嘻地道:“是,督帅。”他虽然改了口,但表情明显满不在乎。

此次抗倭援高,李如柏、李如梅和李如松一开始就进入高丽了,李如樟和李如桢刚来。李如樟是一员勇将,原先历史上他曾跟李如松一起参与宁夏之役并立下不小功劳,平定哱拜之乱后就率军驻守在西北了,没有参加高丽战争,眼下,他的军旅生涯受到影响、被改变了,负责和李如桢率领一支明军后续部队押运粮草军器辎重前来支援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梅。

跟大哥李如松、二哥李如柏、四弟李如樟、五弟李如梅不同,李如桢就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靠父兄军功荫蔽当了锦衣卫的一个高官,一直生活在京城,没有统军领兵打过仗。因为有那么厉害的父亲和兄弟,所以李如桢在京城过得逍遥快活,京中达官贵人们争相讨好巴结他以攀交李家,让他养尊处优、飞扬跋扈,某天聚众宴饮、酒足饭饱后,他竟在京城里开枪放炮以嬉闹取乐,这事都惊动了万历帝,但因为有李成梁、李如松的关系,所以他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继而让他愈发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明史》评论李如桢道“如桢虽将家子,然未历行阵,不知兵”。

“你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