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是个很好色的人,光是正式的妻妾就有十五人,包括一名正室和十四名侧室,他的这些侧室里有两个是他的老主公织田信长的女儿,并且他还收了织田信长的数名侧室和织田信长的儿媳妇——真不知这几个织田家的女人在进入丰臣家后彼此如何称呼,反正关系挺乱的——然而,不缺女人的他却很缺儿子,估计是他的某种东西存活率不高。对一个君临天下的人来说,没儿子,问题相当严重,因为这会牵涉到太多太多的方方面面。
丰臣秀吉的正室叫北政所宁宁,她是丰臣秀吉的结发妻子,多年前丰臣秀吉还在织田信长麾下当小兵、身份低下、家境穷苦时,她就嫁给了丰臣秀吉并与之相濡以沫,因为出身贫寒所以没有姓氏的丰臣秀吉也由于娶了她而得到了“木下”这个正经的姓氏,她在丰臣家可谓德高望重,丰臣秀吉也非常敬重她,不过,她终身未育,没有亲生子女的她便悉心抚养照顾丰臣秀吉培养的年轻武士武将们,比如自幼失去双亲的加藤清正,从而被加藤清正等人视如生母般敬爱无比。
在丰臣秀吉的众侧室里,他最宠爱的是淀夫人,这位淀夫人通称淀殿,她的母亲是“东瀛战国第一美女”,相传拥有绝世美貌,淀夫人既是其女儿,容貌自然超群出众、如花似玉,深受丰臣秀吉宠爱。丰臣秀吉有过两个儿子,其长子是另一位侧室南殿夫人所生,但夭折了,次子丰臣鹤松正是淀夫人所生,但也夭折了,转眼间,丰臣秀吉已经五十五岁了,两个亲生儿子先后夭折让他哀叹不已,他估计自己这辈子不会再有亲生儿子了,于是,他收养了很多养子,一是为加强他和各大名、各大豪门家族之间的关系,二是为培养非亲生儿子的继承人。
在丰臣秀吉的众养子里,跟他有血缘关系的只有三个,丰臣秀次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最得丰臣秀吉器重,成为丰臣秀吉的重点栽培对象。丰臣秀吉弟弟丰臣秀长死后,丰臣家的二号人物就是丰臣秀次。
丰臣秀次的母亲是丰臣秀吉的姐姐,所以丰臣秀吉是他的舅舅,他是丰臣秀吉的外甥,并被丰臣秀吉收为养子。多年来,丰臣秀次跟随丰臣秀吉东征西讨、立功不小,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名和丰臣秀吉的得力臂膀,拥有一百多万石的领地和俸禄。在发动高丽战争前,丰臣秀吉把关白大位交给了丰臣秀次,此举正式宣告丰臣秀次是丰臣秀吉指定的接班人、继承者。
丰臣秀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他不是天纵英才,其次,他也不是平庸无能之辈,他的资质只能说是一般,但他十分努力,打仗时胜多败少,在内政上亦颇有成绩,是个兢兢业业的人,没什么劣迹污点,作为权力的接班人、继承者,他是合格的,丰臣家的江山如果被传承到他的手里,就算不能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但被巩固好、稳定住是没什么问题的。
丰臣秀次作为丰臣秀吉的外甥、养子能成为丰臣秀吉的权力继承人,根本原因是丰臣秀吉没有亲生儿子,但如今,淀夫人再次怀孕,还被神医高人把脉诊断是个男婴,这对丰臣秀次而言,意味着什么?
“长康大人,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丰臣秀次有点心神不宁。
前野长康叹口气:“自是有人告诉我的。”前野长康是丰臣家的重臣,在丰臣秀次成为关白后,他被丰臣秀吉安排辅佐丰臣秀次。前野长康对此非常高兴,因为丰臣秀次已是关白,只等丰臣秀吉驾鹤西去,丰臣秀次就是倭国“天下第一人”,他作为丰臣秀次身边近侍家老,等丰臣秀次能真正地“号令天下”,他本人和他的家族的前途自然是无需多言的。在继承权这件大事上,前野长康和他的主公丰臣秀次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两人同坐一条船。
前野长康本来被派去了高丽战场,在倭军里担任监军一类职务,曾跟小早川秀包等人一起参加了砺石岭之战和汉城大战,汉城战役结束后,他回到倭国本土名护屋城向丰臣秀吉汇报前线战事,然后带着丰臣秀吉的新命令来到京都传达给丰臣秀次。丰臣秀吉在名护屋城统筹指挥高丽战争,丰臣秀次在京都替他管理倭国本土、负责后勤兵马钱粮调动运输等事务。丰臣秀吉打算向高丽战场继续增兵,这事肯定要交给丰臣秀次去办的。
在名护屋城,前野长康得知一件直接关系到他的主公丰臣秀次权势地位的“内幕大事”,他大吃一惊,来到京都后立刻密报给了丰臣秀次。
“那人还让我把这本书转交给关白大人您。”前野长康从怀里取出一本书放在丰臣秀次面前。
丰臣秀次一眼认出这本书正是华夏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此书不但在华夏是家喻户晓,在倭国也是人尽皆知,特别是倭国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