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啊,您听我说说,”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股子不容忽视的认真劲儿,“咱们这县城里,几家千户,各有各的盘算。张家,您知道,他们世代经营丝绸,家大业大,但根基不深,我听说张家老爷私下里已经跟海王那边有了些来往,我看呐,他们八成是会顺应时势,选择归顺的。”说到这里,祁同卫微微一顿,似乎在给高玉良一个消化的时间。
“而李家,那就不一样了,”他话锋一转,眼神更加坚定,“李家世代习武,家中有不少子弟在军中任职,他们骨子里就有股子不屈的劲儿。我听闻李老爷最近正忙着加固城防,还私下里联络了几家志同道合的家族,准备死守县城,跟海王来个鱼死网破。这样的家族,咱们可得小心应对。”
祁同卫边说边用手轻轻比划着,仿佛是在高玉良面前铺开了一张县城的势力分布图。他的脸上写满了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深思熟虑,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挑选,力求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
“还有赵家、孙家……”他继续一一细数着,每提到一个家族,都会附上自己对他们可能行动的猜测和分析。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仿佛在讲述一个个关于忠诚与背叛、生存与死亡的故事。
“你说这些干什么?”高玉良闻言,眉头不禁轻轻皱起,心中暗自思忖:这孩子怎么突然对这些军事策略感兴趣了?他疑惑地望向祁同卫,那双平日里总是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此刻却显得格外深沉。
“老师,我太想进步了。”祁同卫仿佛看穿了高玉良的心思,诚恳地解释道。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透露出一种迫切与坚定。高玉良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欣慰于弟子的上进心,又有不解于他突然的转变。
“太想进步?”高玉良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他想知道,是什么让祁同卫如此急于求成,甚至开始涉足这原本不属于他的领域。
祁同卫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继续说道:“老师,您想,若是我们只是被动等待,等到海王大军压境,那时再想有所作为只怕为时已晚。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先一步将城内那些可能阻碍我们归顺海王的力量铲除。这样,不仅能为我们的归顺之路扫清障碍,更能向海王展示我们的诚意与决心。”
高玉良闻言,心中波涛汹涌。他没想到祁同卫会有如此大胆的想法,更没想到他会将这份心思用在这里。他沉默片刻,目光在祁同卫的脸上来回扫视,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答案。
最终,高玉良轻叹一声,缓缓点头。
“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高玉良的话语中既有无奈也有期待,“但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三思而后行,不可鲁莽行事。”
祁同卫一听高玉良同意这个提议,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脸颊,他连忙用衣袖胡乱擦拭,声音因哽咽而变得断断续续:“多谢老师同意!”
高玉良望着祁同卫这副真情流露的模样,心中虽有万般苦涩与无奈,但如何也只能这样了。
他轻轻拍了拍祁同卫的背,声音温和而坚定:“同卫,快别哭了,咱们是男人,得坚强。这饭桌上,咱们不谈伤心事,只谈如何为岭南的百姓寻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