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54章 寿宴暗火悄悄燃

第54章 寿宴暗火悄悄燃

第二日清晨,苏若苕刚推开房门,晨雾里便撞来小橘慌慌张张的身影。-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

那丫头手里的铜盆晃得叮当响,水珠子溅在青石板上:"姑娘!

佛堂那边......"话音未落,方婆子粗重的喘气声己从月洞门处滚过来。

"苏姑娘!"方婆子脸上的胭脂被急汗冲成两团红泥,手里攥着半幅染了墨的绣布,"您昨日刚让人把百寿图供在佛堂,今儿个就出了事!

也不知哪个天杀的,大半夜往绣布上泼了整罐松烟墨!"她瞥一眼苏若苕微抿的唇,冷笑着把绣布抖开,"老夫人过两日就要看进度,如今成了这副模样......"

苏若苕脚步顿在台阶上。

晨风吹起她月白衫子的袖口,露出腕间一串菩提子——那是观音庵主持送的,说是能镇惊。

她盯着那团墨渍看了三息,忽然弯起眼睛:"方妈妈且别急,我瞧瞧。"

她接过绣布时特意用帕子垫着手,指尖轻轻抚过染黑的丝线。

松烟墨渗进绣面足有三层,但底下的真丝底子竟没破洞——这倒是和她昨夜在佛堂布下的局对上了。

"方妈妈可知,佛堂的窗棂昨日刚换了新插销?"苏若苕抬头时眼底闪着狡黠的光,"泼墨的人急得很,连窗都懒得开,首接拿竹竿挑着墨罐从门缝里捅进来。

您看这墨渍的形状,像不像根竹竿戳出来的?"

方婆子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优e`品?;小?.}说?网? ?已{发¥布-最[e.新-%?章ˉ¤节??

她原想借绣品被毁让苏若苕在老夫人跟前失了脸面,没承想这丫头倒先算起作案手法来了。

"无妨的。"苏若苕把绣布叠好塞进方婆子怀里,"我早备了后手。

方妈妈且去回老夫人,就说百寿图只是染了点墨,三日内定能修补妥当。"

方婆子捏着绣布转身时,绣房方向又传来梅香的喊叫声:"孙伯!

您慢着点!"就见老孙头抱着个红漆木匣从抄手游廊跑来,鬓角的白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姑娘!

您要的新绣样我昨儿个就锁在库房了,钥匙在我这呢!"

苏若苕冲他眨眨眼:"孙伯,这会子该把佛堂的钥匙也掏出来了。"

午后日头正毒,绣房里却凉得像浸了井水。

梅香捧着新绣样首搓手,那绣样上用金线描着双面绣的纹路,正面是百寿图,背面竟用极小的楷书写着"防患于未然"五个字。

"姑娘这是......"梅香的手指在绣样上轻轻颤,"昨日您说分两拨人绣,原是早料到会有这一出?"

苏若苕正往茶盏里拨着茉莉花瓣,闻言抬头笑:"梅香姐姐没发现么?

昨儿个我让把旧绣样供在佛堂,新绣样却锁在库房最里头——泼墨的人若真要毁了寿礼,该去库房放火才是。^x^i!n·2+b_o!o,k\.*c*o/m_

可他们偏挑了佛堂,可见是急着要我出丑,没耐性查清楚虚实。"

老孙头一拍大腿:"可不是!

老奴今早去佛堂开锁,门闩上还粘着半块碎瓷片——定是那泼墨的人怕门闩太牢,拿瓷片撬了半夜!"

"所以这修补的活计,还得用点巧心思。"苏若苕从袖中摸出个纸包,抖开竟是金线捻成的细字模,"背面用金线补墨渍,再把这些日子进出佛堂的人名字、时辰都绣上去——就当给老夫人添个乐子。"

梅香盯着那串细如蚊足的金线,突然福了福身:"姑娘这心思,比绣娘手里的针还细三分。"

傍晚时分,张厨娘端着青瓷碗进来时,灶火的热气还沾在她蓝布围裙上。"苏姑娘,您要的如意金丝面配清热解毒汤。"她掀开碗盖,细如发丝的面条在汤里浮着,撒了把碧绿的葱花,"按您说的减了盐,加了两钱金银花。"

苏若苕舀起一筷子面,吹了吹送进嘴里:"张姨的手艺,比我在观音庵喝的素斋强多了。"她突然想起什么,又补了句,"再做道甜点吧,用糯米团子裹糖霜,就叫'福星高照'——老夫人最爱甜口,吃着甜,心里也甜。"

张厨娘擦了擦手:"姑娘放心,我这就去备蒸笼。"她转身要走,又回头瞥了眼案上的绣样,压低声音道,"今早上我在井边听见春梅那丫头嚼舌根,说您准保修不好百寿图......"

"那就让她们多嚼两日。"苏若苕舀了勺汤慢慢喝,"等老夫人瞧见修补好的寿礼,嚼舌根的嘴,自然要甜过糖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