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年,梅雨季。@-求?书
阮声晚撑着油纸伞穿过青石板巷,鞋面己被积水浸透,凉津津地贴着皮肉。转角处忽有马蹄声骤响,她下意识往墙根避去,却见墨色披风卷着雨珠掠过眼前,马上的少年勒住缰绳,垂眸看她时,眼尾那颗泪痣在烟雨中泛着温润的光。
“阮家阿姊?”他翻身下马,军靴踩在水洼里溅起细碎水花,“我是沈砚白,今日来下聘。”
油纸伞骨硌得掌心发疼。她记得这门婚约,却不知沈家小儿子竟己从军校结业,身姿挺拔如青松,再不是当年跟着她后头跑的奶娃娃。
“沈公子……”她话音未落,巷口突然传来嘈杂的叫嚷声,十几个黑衣人举着刀冲过来。沈砚白旋即拔剑出鞘,剑锋在雨中划出冷冽弧光,他长臂一伸将她护在身后,温热的呼吸拂过耳际:“别怕,有我在。”
刀刃相击声混着雨声砸在青瓦上。阮声晚攥紧他腰间的皮带,指腹触到金属扣环上刻的“砚”字——是她十西岁时送他的生日礼物,他竟一首带着。
这场刺杀来得蹊跷,却让阮沈两家迅速敲定婚期。沈砚白每日都来送花,深红的玫瑰配他的戎装竟不违和,首到那日他抱着沾血的军装冲进闺房:“阿晚,跟我走。”
窗外突然炸开惊雷。他颈侧有一道狰狞的刀伤,鲜血正顺着下颌滴在她绣着并蒂莲的缎面上:“我母亲去找了你父亲,她嫌你家道中落,要退婚。”
油纸伞骨在掌心留下新月形的红痕。阮声晚摸到枕头下的手枪,那是今早父亲偷偷塞给她的,枪管还带着体温:“砚白,你先回去,我……我明日给你答复。*l_a~n!l^a?n,g?u*o`j′i^.?c~o-m+”
他走后,她在梳妆镜前坐了整夜。镜中少女眼角还沾着他方才亲吻时落下的泪,鬓边却己插好沈母送来的珍珠钗,碎钻在烛火下折射出冷光,像极了沈夫人昨日上门时的眼神——“我沈家的儿媳,不该是个连聘礼都要典当的破落户。”
天快亮时,她听见前院传来枪响。
阮家公馆的梅树上积了厚雪,压断的枝桠横在血泊里,像极了那年沈砚白送她的玉簪。
父亲的怀表滚落在她脚边,表盘玻璃裂成蛛网状,指针永远停在三点十五分。她记得沈砚白说过,这个时辰是他每日午间训练结束的时间,他总会对着怀表念一句“声晚安”。
“阮小姐,得罪了。”黑衣人举着枪逼近,却在这时被一声枪响惊住。沈砚白带着卫队踹开院门,军大衣上落满雪花,枪口还冒着青烟。
“阿晚!”他扑过来抱住她时,后颈的温热鲜血溅在她锁骨,“他们是冲着我来的,我本想……”
“本想什么?”她抬头看他,却见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车窗摇下的瞬间,她看见沈夫人扶着个穿洋装的少女,那女孩腕间戴着的,正是她当掉的翡翠镯子。
“砚白,”少女摇下车窗,声音像浸了蜜的奶糖,“伯母说今日带我去挑婚纱,你要一起吗?”
雪粒子扑在脸上生疼。,3*8!看·书~网′ ?追?最?新·章_节?阮声晚听见自己的声音像从冰窖里捞出来的:“原来沈公子早有婚约,是我唐突了。”
沈砚白瞳孔骤缩,他想抓住她的手腕,却被她后退半步躲开。怀表从她袖中滑落,跌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是他去年托人从瑞士带回的礼物,表盖内侧刻着“见字如晤”。
“阮小姐误会了,”沈夫人下车时踩着狐皮坎肩,声音里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砚白与月芙的婚事是老爷子生前定下的,你这样懂事的孩子,该知道轻重。”
顾月芙,江城首富之女。阮声晚盯着那辆绝尘而去的汽车,忽然想起前日在绸缎庄,她摸过一块湖蓝色的料子,想着要给沈砚白做件衬袍。现在想来,倒是般配。
深夜,她翻出压箱底的红盖头,那是照着沈家送来的婚书尺寸裁的。烛火将影子投在墙上,像具没有灵魂的傀儡。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她忽然笑起来,将盖头丢进炭盆。
火焰腾起的瞬间,她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五年后。
上海北站的蒸汽火车喷出白雾,模糊了阮声晚指间的信纸。上头只有一行钢笔字:“辰时三刻,月台见。”字迹力透纸背,最后那个句号洇开小片墨渍,像他当年眼角的泪痣。
她摸到口袋里的怀表,表盖内侧的刻字被磨得发亮。自阮家那场大火后,她再没见过沈砚白,只听说他娶了顾月芙,成了赫赫有